
人物简介
赖新生,我国著名中医针灸学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 教授,首批全国中医传承博士后导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 继承人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 务院特殊津贴;担任国家973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 家自然科学奖评审专家、广东省人口文化促进会会长等职;师从司徒铃 教授,继承靳瑞教授学术思想,完成“三针疗法”体系创立工作;临证 40余年,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脑病、不孕不育等,创立 “通元针法”,首次提出“经穴-脑相关”理论。多次受邀到北美、南亚 做学术交流,享誉海内外。主持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 点项目课题22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7项;出版著作12部,发表论 文43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
与中医的渊源
赖新生于1972年12月在福建武平一中高中毕业。毕业后第二个月,他 就参加了工作,当时的组织选拔他做乡村医生。乡村医生需要在县里面进行 统一培训,采用的是上海乡村医生手册。当时赖新生所在的地方属于闽粤赣 三省交界处的山区,缺医少药的情况非常突出。当乡村医生的4年里,赖新 生的生活非常艰苦,要串街走巷、跋山涉水、不分日夜地为当地人民服务。 当时号召用一根针、一把草来为群众解决大问题,赖新生用针灸和中草药治 愈了很多贫苦的劳动人民的疾病,很受当地群众的欢迎。他在医疗站承担防 疫任务,负责接种每年派下来的防治结核病的疫苗、防治脊髓灰质炎的疫 苗、肝炎疫苗、小儿麻痹症丸。他自学了针灸和中草药知识,三个月后就被 调去城关卫生院跟老药工辨认中药,当时,他300多味中药都背完了,可以 很精准地找到药品对应的药柜,准确地取重量抓药,包装利索。当时的医疗 室很简单,只有一间中药房,里面有氨基比林、安乃近、庆大霉素、链霉素 等药物,以及一些外科包扎用的东西,还有两个小药箱。因为赖新生成绩优 秀,所以在县级计划生育培训的时候直接被调到县里面。
赖新生是最后一批工农兵大学生,1976年被福建医科大学(之前是福建 中医学院)中医系医疗专业录取。当时福建医科大学坐落在泉州东郊,他当 时就立下志愿,一定要好好把中医知识学到手,回去为老百姓服务。大学三年当中,赖新生非常珍惜时间,除了上课,就是强健自己的身体。他每天5 点半起床,从泉州东郊跑到洛阳桥,再跑回来,跑步的良好习惯坚持了十几年,一直到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读博士。在广州博士毕业后,他有时候早上 都还会从操场一直跑到机场路。他始终觉得,学医尤其是学中医学,除了要 有专业思想,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在崎岖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地向前跋涉,才 能够达到光辉的顶点。
3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和4年的乡村医生生活锻炼了赖新生的品质和意志, 让他比较能够接地气,深知基层老百姓的疾苦,抱着一种利国利民的思想去 从医。他到现在都很喜欢一些很简单但在临床上能见到效果的做法,包括以 前用哥王、杨梅树皮治疗跌打损伤,用远志、细辛加黄酒锤烂后敷到膝盖上 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甚至将龙眼核碾成末后当作止血剂来用。中医是几 千年来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和疾病斗争的过程当中得到 的宝贵经验。实践出真知,医生尤其要在临床实践中获取真正属于自己的知 识,这种知识会伴随自己一辈子,是别人拿不走的。
大学毕业那年因为华东地区调配,赖新生被调配到山东医学院医学系中 医教研室,同时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针灸科工作,白天上班,晚上读书。赖 新生在山东医学院待了4年多,每天早上都起来跑步,无论下雪刮风。一到周末,赖新生就到山东省立图书馆恶补四大经典,同时还参加了为期一年的山东省卫生厅针灸师资培训班的拓展学习,赖新生能全部背下《灵枢经》《伤寒论》的主要内容,甚至可以串起来讲。赖新生很赞成“书越读越薄, 厚积薄发”这个观点。
那年,赖新生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了司徒铃教授发表的一篇讲《灵枢经》 的论文,当时就十分崇拜司徒教授,就默默地下决心,一定要考司徒铃教授 的研究生。1984年的研究生考试非常难,当时好多人考,但那年就只招一 个,也没有复习资料。赖新生一有时间就看书,最终被录取了,广州中医药 大学当时还叫广州中医学院。赖新生进校门碰到的第一人就是自己的同班同 学吴哲生,当时他的导师是司徒铃教授和靳瑞教授,协作导师包括张家维老师、杨文辉老师、林秀芬老师、丘汉春老师、林明花老师、王照浩老师等 等。他还依稀记得那时候学校的大门是歪的,路中间有个喷水的莲花池。
后来,赖新生和老乡去司徒铃教授家拜访,司徒铃教授对学生很尊重。他取出曲奇饼干,泡了一壶绿茶,这是赖新生第一次跟司徒老师吃早餐,也 是他第一次见到曲奇饼干。司徒铃教授很有人格魅力,虽然不善言辞,但是 技术水平很高。当时他和肇庆的梁庆临运用挑刺疗法同时成名,而且司徒铃教授善于运用背俞穴治病。读研究生时,赖新生看到了广中医一院没有天 灸,就跟司徒教授提了出来,并于当年拟定了天灸处方,在1984年、1985 年在院内小范围地推广。博士毕业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适宜诊疗项 目,赖新生申报了两项,第一项是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第二项是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研究,两项都获得了批准,但一个人只能承担一项,所以第二项给了广东省中医院的符文彬。
赖新生加入广中医一院应该从他1984年读研究生开始算起。那时候他已经把自己当作广中医一院的人了。那时候除了学校上课,一、三、五他都要和司徒铃教授来广中医一院的门诊上班,司徒教授的病人非常多,司徒教授看得缓慢而认真,经常要看到下午1点多。读研期间,赖新生早上跟司徒 教授,下午就跟靳老师。赖新生还是广东的第一届针灸博士,他希望自己能够担起把针灸的临床水平提高到一定高度上去的责任。所以,他认真研读了所有有名的针灸著作,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丹溪心法》《景岳全书》《灵枢经》。
针灸学科包括了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针灸科以及整个针推学院, 1985年院系合一是个转折点,针灸教研室合并进入了广中医一院。当时赖新 生是学科带头人,范兆金老师是针灸治疗学教研室主任,后来由庄礼兴教授 担任主任。2000年以后,针灸学科的发展助力了广中医一院区域诊疗中心的 成立。广中医一院成为针灸临床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增强了针灸的影响力 和辐射力。此外,广中医一院毗邻港、澳、台地区,又面向东南亚,还可辐 射全球,所以每年都有很多国外友人到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习针灸,并在广中 医一院接受培训。赖新生曾在香港国际物理学大会上做过主题报告——《针灸学在现代康复当中的作用和地位》,展示了针灸学的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
赖新生认为好的医生具备三个要素:第一是知识渊博,知识基础扎实, 知识储备量很大,将来的发展才能越来越好;第二是有技能,针灸对技能的 要求更高,要胆大心细;第三是有经验,能力再强、技术再好的医生没有经 验也是看不好患者的,尤其是在中医这方面。所以从这三个要素来讲,中医 必须学到老、用到老。医学无止境,中医博大精深,名家辈出,是中华文化 智慧的结晶,更加无止境。
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赖新生带出了一批教学方面的人才,像杨璐、 王黎等都讲课讲得非常好,培养了一批临床人才,像王继红、李月梅、陈振 虎等都是临床专家,也培养了一批研究人员,像王家友、吴跃峰都是赖新生 的学生。针对医疗、教学、科研的人才,赖新生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专业优 势,各有所长。这让赖新生觉得很自豪。至于个人取得的成就,赖新生觉得 真的是微不足道。1996年,赖新生就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 为广东省高校系统的优秀共产党员。他自豪的是自己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 生,让中医针灸后继有人,让中医实现薪火相传,尤其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 家传承工作室落地、开花。赖新生更相信广中医一院在现任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不忘初心 以党性铸就医德
1990年毕业以后,学校当时的组织部部长把赖新生叫到组织部办公室, 希望赖新生接手一些行政的工作。赖新生觉得自己没有做过这些事情,会 干不好,他更喜欢做自己的业务。组织部部长说邓铁涛教授原来也当过副院 长,后来做临床业务也能做得很好,于是赖新生接受了组织对自己的考验, 到广东省委党校接受了为期1个月的培训,回来后就开始接手系里的行政工 作。1995年8月6日,赖新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入党那一天,他 非常激动,他觉得自己要一辈子为老百姓服务,因为他看到了太多不富裕的 家庭的状况,心里非常难受,感到了医生“性命所托,生命所系”这个职业 的崇高和神圣。
到了1996年,赖新生成了系主任兼针灸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所有的 针灸学科重点学科的起草、论证报告以及学科的调查,全部都是他自己亲自 执笔。他要兼顾门诊和教学,尤其从1992年到1996年,整个本科班的《针 灸医籍选》或者子午流注的讲座都是赖新生负责讲授,亲自出考试题,亲自 批改试卷。1998年,赖新生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届新南方优秀教师奖。
大医精诚是医者人生的终极目标,应该分两个方面来讲。精是指技术的 精益求精,诚是指德,是中医师的操守、品行和他的禀赋。冯友兰在他的著 作里把人生分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赖新生觉得共产党员的境界应该比这个要求更高。2000年,赖新生列入中共 中央组织部直管专家,2008年参加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第三期高级专家班学 习并结业,2012年参加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第一期院士专家班学习并结业,当 时医学代表并不多。赖新生觉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培养,所以一直坚定 地信仰共产主义,努力地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不忘初心。
创立理法方穴术治疗新体系
赖新生后来创立了通元疗法,是以任脉和督脉为主的配穴体系。他结合 自己对脑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经穴-脑相关”这个科学假设。这种科学 假设认为人体作为一个生物体,任何刺激的干预都要经过大脑皮层的调整, 再作用到靶器官,才能产生效果,这个也是针灸治病的必经途径。 2000年后,赖新生受聘成为科技部“973”计划专家组成员。在去合作单 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研究室交流的时候,赖新生专门拜 访了国家脑研究的先驱唐孝威院士。唐孝威院士送了一本自己的传记《从原 子弹到脑科学:唐孝威院士的传奇人生》给他,这本书记载了唐孝威院士一 生崇尚科学、成为科学家的艰辛过程,让赖新生钦佩不已。他还就自己提出 来的“经穴-脑相关”理论向唐院士求解:“唐老师,我这个成不成立呢?” 唐院士说:“可以成立,应该是针灸治病机理的另外一条途径,这个谁也不能 否定,脑的功能确实还是一个谜,人的大脑究竟能不能解人类大脑之谜还是 一个谜,所以你应该大胆地去做你的实验,完善你的这种假设。”赖新生得到 了唐孝威院士的鼓励,之后集中在对脑病的研究,很有收获:他撰写了国内 第一部《针灸脑病学》,发起成立了中国针灸学会下面的中国针灸专业委员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同时,赖新生开始带领团队在临床上攻克疑难脑病,比如 脑卒中、脑出血、多发性脑梗、卒中后的抑郁、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血管 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等。他带领团队最早在国内开展针刺治 疗VD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还通过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审批。
治疗脑病方面,靳瑞教授给了赖新生很大的启发。靳瑞教授和赖新生于 同年被聘为广东省智力障碍儿童医学顾问,在广东省举办了多期智力障碍儿 童治疗培训班,还在省妇幼、儿童福利医院、东山区妇幼保健院、天河区妇 幼保健院、海珠区及荔湾区妇幼保健院都开展了智力障碍儿童的免费义诊。 靳瑞教授创立的“靳三针”造福了广大脑病患者,为攻克脑病提供了非常有 力的武器。赖新生是靳瑞教授的首批弟子之一,是第一个靳瑞用师带徒的方 式带出来的学生。赖新生跟随靳瑞教授的脚步,治疗了好多疑难杂症患者, 他还大胆运用针药结合的方式去治疗疾病。
赖新生创立的通元疗法除了脑部的穴位,改变以前传统的循经取穴法, 原穴、合穴用得比较多,比如说肝经的原穴太冲穴是肝脏的脏气留守的穴 位,所以一个原穴就可以治疗内脏病。背部的腧穴和腹部的腧穴,古人的针 很粗,经常容易出事,所以古籍上就很少记载这方面的经验。现在,针具已经十分微细,所以赖新生积极探索运用这些针具。而大道至简,所以通元疗 法诞生以后,影响扩展得非常迅速。
除了针法,赖新生对中西医结合也很有体会。他的大学毕业论文就写 了自己要坚定不移地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当初大学刚毕业,一腔热血,所以赖新生始终认为中西医是能够结合起来的,现在看来有很多瓶颈,有很多难 点,因为西医的体系与中医的不一样。所以赖新生只是将西医作为参考,用 的大部分知识和技能都是纯中医的。赖新生经常跟自己的学生讲,无论面对 什么样的患者,不同的病情有轻重缓急,但是采用的方法是一样的,即“审 证求因,审因论治”这8个字。
赖新生始终觉得对任何患者,在临床诊察的时候一定要细心,一定要四 诊合参,缺一不可,只要怀着济世救人的心,怀着能够帮助患者解决痛苦的 心,再运用自己的知识,一般来说都不成问题。
患者故事 感受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赖新生行医的过程中发生过很多让人听来会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2014年5月,有一个72岁的患者检测出了前列腺癌,准备要做手术。 患者的儿子找到了赖新生,说:“博士,您能不能给我父亲看一下,能不能 开个方,让他吃一下中药?我父亲不敢去做手术,做手术要去势。”于是, 赖新生给这位患者开了5剂药,吃到第五剂,那位患者通过大便排出了很多 血,血里面有很多米粒大小的肉块。患者马上去医院复查,发现肿瘤不见 了。人们都觉得很奇怪,真的是不可思议。
赖新生曾看过一个全身都是脂肪瘤、纤维瘤的患者,肿瘤压迫到血管, 让患者很痛苦。本来患者要在身上的很多地方开刀,但这位患者吃了7剂中 药后,肿瘤全部消下去了。他还治疗过一个因脑膜炎昏迷的小朋友。小朋友 的家长听说赖新生治疗脑病比较有办法,小朋友的家长就带着还没有完全清 醒,插着鼻管、吸着氧气的小朋友来到了广州。赖新生用通元疗法为这位小 朋友治疗,6次以后小朋友就清醒了,又经过近20次的治疗,小朋友完全痊 愈了。还有之前有个孕妇,怀孕3个月,全身水肿,吃不下饭,皮肤发亮、 出汗,不敢乱用西药,就想用针灸方法看能不能缓解。赖新生为其治疗时, 第一次针了三阴交、曲泉、阴陵泉等穴位,都有水珠往外冒,针了10次左 右,孕妇的水肿就全消了,顺产了一个男孩。
所以,赖新生说自己很少用西药,就是参考西医的化验结果,用中药和 针灸,用纯中医的东西为患者治疗。
作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师承全国著名针灸学专家靳 瑞教授,从医数十载,赖新生在司徒铃、靳瑞教授学术精髓的基础上创新发 展,创立了蕴含赖氏针法处方和针药结合的独特学术思想,用药常有新意, 强调君臣佐使和经方化裁,灵活运用,临床疗效显著。未来,他希望能和同 志们一起守正创新,为广中医一院带来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