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周年庆

丘和明 | 杏林春暖仁者心 师古融新育后人

人物介绍

丘和明,男,1936年4月生,广东梅县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 博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中医医疗系。1988年被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评为“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93年获评“广东省名中医”。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 家,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八届 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全国中医急症血证协作组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 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

刻苦求学,执着实干

丘和明出生于印尼,成长于广东梅县。从小在崇尚兴学育才、质朴无 华、务实求真的客家文化熏陶下,他酷爱读书,成绩名列前茅。1954年,入 读百年名校东山中学,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中医药 事业焕发蓬勃生机,他亲身经历、目睹了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的显著作 用,能起沉疴、愈顽疾,遂立志投身中医药事业。1957年高中毕业后参加高 考,以第一志愿被广州中医学院六年制本科医疗专业录取。寒窗六载,在老 一辈领导和陶葆荪、钟耀奎、李仲守、张阶平、邓铁涛等老师们的关怀和教 导下,丘和明潜心岐黄之术,研读经典,扎根临床。196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留校,开启了他救死扶伤、教书育人之路。

丘和明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60余载,秉持“熟读王叔 和,不如临症多”的理念,始终坚守在基层,活跃于医疗一线内科病房及门 诊诊疗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临床实践,尤其注重住院部的训练和危 重病例的诊治,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学,他深 入钻研《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各家学说,熟读名著方药 典籍的名言警句和理论,医疗实践中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擅长从岭南血证 的特点出发,诊治中医血证(血液病)、脾胃病、咳嗽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 注重中西医结合提高疗效,强调辨病与辨证、扶正与祛邪、辨证论治与专病专药、治病与防病、理论与经验、临床与科研相结合,为此先后到省内外多 家知名西医院进修血液病学。

在教学方面,丘和明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长期承担中医内科学的课堂 教学和临床带教工作。他不仅深入课堂讲授,还为学生释疑解惑,积极推进 教学改革,探究教学方法,撰写教学论文,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医学专业 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及进修班、师资班、西中班和外国留 学生等。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丘和明积极参与农村卫生革命的实践,带领同 事和学生走遍广东各县,深入乡村和工厂,开展对多发病、常见病的防治工 作,送医送药上门,培训乡村医生,为贫下中农服务。

▲ 1979 年编写《实用中医内科学》与全国名老中医合影

血证研究,突出贡献

丘和明长期致力于血证(血液病)的临床研究,是全国中医血证现代研 究带头人之一。自1984年起,他带领团队开展中医血证研究,积累并总结 了中医对血证的辨治规律和理论体系,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重点针对上消化道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 血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展开研究。

主持“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医治疗血证急症的研究”;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重点课题“辩证论治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 床与实验研究”和“紫癜灵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与实验研 究”等项目。他主持的“紫地合剂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于 1987年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紫地合剂的开发研 究”于 1997 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三等奖”;“血证系列研究”获 1998 年“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等。其研制的成药“紫 地宁血散”被批准为国家新药,成为全国中医院急症室的必备中成药之一, 开创了血证研究的“产—学—研”结合模式,是全国最早的血证研究典范。

▲ 1979 年编写《实用中医内科学》与全国名老中医合影

探索总结,创建专科

在丘和明的推动下,198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全国中 医急症血证协作组组长单位。1992年,医院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 症(血证协作组)成绩突出奖”。在丘和明的带领和指导下,医院于2002年 成立血液科,成为全国首批系统开展中医血证及血液系统疾病集临床、教学 和科研于一体的单位之一,是广东省内中医系统中首家初具规模、单一专业 方向、病房和门诊齐备的血证(血液病)专科,在省内中医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开拓了岭南中医血液病的诊治流派。

结合现代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丘和明总结形成“肝不藏血,血证由 生”的血证新理念,提出“清肝”“养肝”“平肝”“疏肝”四法并用,主张 从肝肾论治、从火论治等学术观点。主编《血证要览》《中西医结合血液病 治疗学》,编写中医血证(血液病)的诊疗规范和优化诊疗方案。

他特别重视岭南中医药特色的传承与创新,结合岭南人群的特点,探 求血液病的发病规律,并倡导预防为主的养生理念。在他的主导下,研制出 紫地合剂、紫地宁血散、紫珠草注射液、生血片、紫癜灵片、活髓片、活髓 膏、清毒片、养正片、瘀毒清丸等11种血液病专科制剂,在临床中的显著 疗效,同时提高了社会效益。

▲ 血液病专科

勤求古训,博采新知

丘和明坚信,学无止境,行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在工作中始终 坚持学习古今医籍,潜心钻研《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 医经典著作,并博采各家学说,研读如《千金方》《局方》《济生方》,金元 四大家、叶薛吴王的温病学说以及《景岳全书》《血证论》《医宗金鉴》《古 今名医类案》《衷中参西录》等古今名作。同时,他经常阅读当代医药杂志,重视学习现代医学知识,结合自身的临证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 思想,强调整体观及辨证论治。

丘和明推崇刘河间的“主火论”、张景岳的“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论。 治肝病的观点,传承张阶平老师提出的“清、疏、平、养四法并用”。治疗 血证的理念,他自我总结出“止血十法”。并与科室团队共同研制了多种中 成药,成为常用的院内制剂,其中紫地宁血散获得卫生部准字号新药。

丘和明常说:“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憾,治法少。”他认为,中医 的辨证论治是解决这一困惑的优选对策。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找到针对性 的治法。从医临证,必须谨遵孙思邈“大医精诚”的教导,树立高尚的医德 医风,敬祐生命,尊重、关心患者,防病治病,救死扶伤,钻研医术,精益 求精。

教书育人,桃李芬芳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血证及血液病的诊治面临着诸多困难,患者往往 因医疗费用高昂、疗效不佳而陷入困境。当时研究中医血证(血液病学) 还没有系统的经验可以借鉴,丘和明心系群众疾苦,深感重任在肩,决意 致力中医血证及血液病的研究。历年主编《血证要览》《中西医结合血液 病治疗学》《中医内科学》等专著,参编《实用中医内科学》《新编中医学 概要》《中医急症医学》等著作。其主编的《中医内科学》在 1996 年荣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教材二等奖”。1982 年,丘和明获得广东省高教局 颁发的“高校优秀教师奖”,1985 年被评为“高教战线先进工作者”。 此外, 丘和明曾应邀赴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讲学与 学术交流。

丘和明长期从事高等中医药教育研究,积极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倡 导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中,他不遗余力地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倡导并参与创建全国中医学专业七年 制长学制医学教育模式,开办中医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西中班,复办中医文 献专业,并推动文理科学生兼收等。

先后培养了博士研究生23名,硕士研究生10名,以及学科、学术带头 人、学术继承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等8名,这些学生现已成为业界骨干, 挑起中医药事业发展重担。如今,虽年近九十高龄,他仍坚持每周门诊及带 教青年医师和学生。其学术影响及探索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中医工作者 影响深远!

▲ 研究生教育与师承工作


采访:丘惠燕
整理、撰写:丘惠燕、黎耀和
审阅:丘和明、古学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