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周年庆

丁有钦 | 成就心血管科的大医有道

人物简介

丁有钦,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医50余载,专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为人师表,医德高尚,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教学体会和出色的科研能力;擅长内科系统疾病的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治和抢救,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代谢综合征及急慢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及研究有很深的造诣。

学中医 为突破局限

谈起选择学中医的原因,丁有钦有很多话想讲。早年,丁有钦毕业于中山医学院本科医疗系。当时,他发现西医在治疗疾病中的局限性,面对疾病时,会出现“无药可用”的尴尬局面,比如治疗咳嗽只有甘草合剂, 治疗胃肠不适只有胃舒平。所以,丁有钦在工作中开始学习中医,尝试使用中药治疗疾病,6年的工作实践使得丁有钦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医学的重要性,更让他发现许多病症可以通过中医药治疗得以缓解或治愈。

为了比较系统地学习、掌握中医理论,丁有钦在1976年参加了“西学中”班,随后1979年至1982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研究生。1982年, 他留在了广中医一院内科工作,师从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和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欧明教授。


▲ 丁有钦教授与邓铁涛教授


▲ 丁有钦教授在心血管科病房

对于丁有钦来讲,学习中医学与西医学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学中医的一大挑战在于需要记忆大量的内容,此外,中医更侧重于理解和领悟, 所以中医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洞察能力。他很荣幸自己可以跟随邓铁涛和欧明两位导师学习。邓铁涛和欧明两位老专家对学生的要求都很严格,还让学生必须广泛阅读大量书籍。尽管面对诸多难题,如背诵方歌、经典原著,以及在中医和西医的不同理论体系之间进行理解转化等,但丁有钦对中医的学习热情始终未减,逐一克服了种种难关。

在欧明教授的组织和指导下,丁有钦全程参与了七 · 五攻关课题:毛冬青甲素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具体工作,顺利完成并通过验收, 提高了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

论变迁,关键在新技术的引进

随着医院的发展,心血管科实现了许多关键变迁,丁有钦认为其中最关键的是介入新技术的引进,例如,冠心病介入和电生理领域技术的引进,以及结构性心脏病的治疗,对科室医疗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促进科室实现高质量发展。

而对于医院未来心血管专科的建设,丁有钦认为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心血管专科须将最好的西医技术引进来,主要包括先进的介入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水平、具备国际视野的专业团队,进一步提高介入手术能力。另一方面是对中医的继承和发展,年轻一代要利用现代技术、现代理论继承好中医前辈的经验,去发现中医的奥妙,更要重视中西医齐头并进,实现技术并用,西医技术跟得上,中医药要领先。

大医精诚:医术卓越,道德高尚

“大医”并不是普通的医师,而是指那些在医学领域内享有盛誉、技术高超的专家。“精诚”二字一方面体现在追求医疗技术的精进与完美,另一方面则在于对待职业的忠贞不渝以及对患者的关怀备至。一名真正的大医必须同时具备两方面的特质——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卓越的专业技能。在行医之路上达到大师级的高度,并非易事。

跟邓老出诊的过程让丁有钦深刻体会到了大医的卓越专业技能。一位60多岁的患者因子宫脱垂入院,准备接受手术治疗,但在住院期间又被发现患有心律失常,于是她被推荐到了邓老的门诊。针对这位患者的病情, 邓老考虑是由于中气下陷引发的心律失常和子宫脱垂,所以采用了补中益气汤作为主方,进行加减化裁,重用了高丽参,经过连续的诊疗过程(包 括一诊、二诊、甚至三诊和四诊),患者的子宫脱垂情况有了显著的好转, 心律失常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一次性解决了患者的两大难题。这让丁有钦深切感受到中医药的治疗效果。最终,该患者避免了手术,在恢复后顺利出院。因为遇到这个病例,是在丁有钦最早跟随邓老参与门诊工作的时候,所以他至今难忘。


▲ 丁有钦教授带教

丁有钦在数十年的行医过程中,时刻牢记医者初心和践行大医精诚,耐心倾听病人痛楚,细心检查病人,用心解决病人难题,很多患者数十年在丁有钦的门诊随诊,甚至不乏祖孙三代共同就诊的情况。

为人师,传道授业竭尽所能

丁有钦不仅是一名临床医生,还是一位老师,学生们都喜欢跟他查房。他深知教育下一代是自己肩负的责任,而学生的喜爱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认可。丁有钦对学生们的认可心怀感激。在查房的过程中,他会尽可能地 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只要是真心想学习、愿意努力的学生,传道、授 业、解惑,他总是竭尽自己所能。

对学生们,丁有钦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和期待。他希望学生们:首先一定要热爱中医、相信中医,不因为学习西医知识而轻视对中医知识的学习, 而是以中医为基础,在临床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提问,并遵循老师的指导,更好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辨证治疗原则,为自己日后参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一定要有高尚的医德,谨记“大医精诚”的教诲,提高自身修养,做到仁心仁术;最后,要坚持运动,养成良好的体魄。丁有钦自己从读书开始就一直通过打羽毛球锻炼身体,这一习惯坚持至今, 风雨无阻。


▲ 丁有钦教授球场风采

医院的发展凝聚了几代人的辛勤付出,60年风风雨雨,愈久弥新,风华正茂。丁有钦教授希望医院在新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好,一直前进。


采访:邱艺俊、李泰兴
整理:邱艺俊、李泰兴
审阅:吴 辉、丁有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