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周年庆

何伟

(一)何伟教授简介

何伟,男, 江苏泰兴人,生于1958年11月。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股骨头坏死科名誉主任、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首席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髋关节研究中心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术带头人,是国内著名的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疾病专家。

1.医教研成果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4项;主持制订《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00年“中西医结合诊治股骨头坏死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专著、教材共6部,主译骨外科经典名著《Surgery of the Hip》;已培养硕士48人、博士生50人、博士后3人,培养的学生中有7人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2.擅长领域

专注于股骨头坏死基础和临床研究40年,创新提出股骨头坏死“围塌陷期”新概念、诊断标准;创立系列中西医结合保髋新技术,股骨头坏死保髋疗效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较早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尤其擅长复杂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与髋关节翻修术。

3.学术任职

国际髋关节学会会员、国际骨循环研究会中国区副主席、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骨坏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保髋学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委会保髋学组副组长、中国中医药促进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髋膝关节病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关节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等。

(二)何伟教授历届徒弟

(前排左起:陈鹏、方斌、何伟、陈镇秋、张华)

(后排左起:刘予豪、蓝鋆、方汉军、蔡群斌、孙友强)


陈镇秋,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关节学科带头人,股骨头坏死科副主任,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继承人,何伟教授学术继承人,第二届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广州市省级临床特色技术(股骨头坏死保髋植骨术)首席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及中国康复医学会保髋学组全国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坏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疼痛分会腰腿痛专业组组长、广东省自然疗法研究会干细胞与中医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骨肿瘤与骨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目前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7名,多次获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先后主持19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等课题;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专利7项;参与翻译及编写专著5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SCI论文10余篇。

擅长病种: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精准诊断和中西医结合保髋治疗,在保髋诊治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晚期骨关节病及关节翻修;关节镜微创技术。


方斌,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儿童骨科主任。先后师从于著名骨坏死专家袁浩教授、何伟教授学习股骨头坏死及其它髋、膝关节病诊治。现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分会骨肿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骨肿瘤与骨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疗学应用学会肉瘤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数字骨科工作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肿瘤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肿瘤专业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中医正骨》编委,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20余项,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擅长病种:擅长治疗各类骨与软组织肿瘤,包括原发良恶性骨肿瘤、各部位骨转移瘤等;擅长成人股骨头坏死、儿童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他髋、膝关节骨病。擅长各类疑难人工关节及人工肿瘤型关节翻修。


张华,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访美学者。现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体质健康管理学会骨与关节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中医中药管理分会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病种:擅长肩肘膝踝关节损伤,如: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自体补片桥接修补,盂唇损伤修补,肩锁关节脱位固定,肩关节脱位修复,冻结肩松解,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缝合,髌骨脱位,踝关节韧带损伤,肘关节损伤,腕关节损伤,关节软骨损伤的手术治疗等。


周驰,中共党员,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广州中医院大学茂名医院(茂名市中医院)副院长,瑞士伯尔尼大学医学院骨科中心访问学者,台北三军总医院骨科中心访问学习,现任中国中药协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骨科保健与康复分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骨关节外科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中国修复与重建外科委员会保髋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股骨头坏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院管理协会委员。从事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骨关节炎等临床与基础研究10余年。近十几年,带领团队成员主攻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发表60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其中SCI 20篇),其中影响因子11分以上1篇,5分以上8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厅局级及院校级课题8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髋臼造盖术的革新》副主译,原著日本Shiro Hirose。参与编写《髋关节外科学》、美国骨矿研究学会《骨矿盐疾病与代谢性骨病学》等译著2部,SCI杂志审稿专家,《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通讯编委,《中华创伤杂志》青年委员会委员等。

擅长病种:股骨头坏死、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保髋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保膝治疗

股骨颈骨折保髋及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晚期髋、膝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感染等翻修手术治疗,膝关节运动损伤关节镜治疗


陈鹏,男,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第24批中组部博士团成员(新疆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目前就职于广州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青年人才梯队成员。2017年-2018年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 Fellow;2012年-2014年Medical Center at Dav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联合培养博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各1项、广东省中医药局项目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揭榜挂帅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厅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及省部级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期刊收录论文21篇(一区4篇、二区8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论文14篇,影响因子总计158.962;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委员,美国骨与矿物质研究学会(ASBMR)会员。 Phytomedicine、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等34个SCI(E)收录期刊及CSCD收录期刊同行评审人。

擅长病种: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骨恶性肿瘤的诊断及中西医治疗。


孙友强,医学博士,主治医师,师从著名中西医结合骨科专家何伟教授,致力于微创关节镜技术治疗髋、膝、肩、踝关节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等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2016年-2017年曾受国家公派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联合培养1年余;2022年曾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进修髋、膝、肩关节镜技术半年;目前担任《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及多个SCI杂志审稿工作。

擅长病种:微创关节镜技术治疗髋、膝、肩、踝关节等运动损伤疾病,如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髌骨脱位、肩袖损伤、肩周炎、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疾病的微创诊治。


刘予豪,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提前攻博),西澳大利亚大学联培博士及访问学者(大学及国家公派),广州市青年科技人才、医院中青年骨干人才及何伟省名中医“师带徒”培养对象。近年来主持国自然、省自然等课题11项(省部级及以上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篇、中文核心6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多次在COA、ARCO、ICOBR等国际骨科会议作发言报告,获评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年度之星”奖、ICOBR“Best Paper Awardee”。

擅长病种: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膝骨关节炎、骨质疏松、骨与软组织肿瘤等。


方汉军,医学博士,主治医师,师从著名中西医结合骨科专家何伟教授、陈镇秋教授,致力于关节骨科疾病尤其是髋关节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曾于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跟随著名髋关节外科专家张洪教授、罗殿中教授系统进修学习各类髋关节疾病的保髋理念及手术技术,曾获第四届中国骨科好医生读片大赛全国总决赛精英奖及最佳人气奖,多次全国病例大赛中获奖。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省级课题2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兼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骨肿瘤与骨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骨科保健与康复分会委员等。

擅长病种: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等髋部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保髋治疗,晚期髋膝关节疾病人工关节置换。


蓝鋆,医学博士,主治医师。师从何伟教授学习慢性筋骨病及髋、膝关节疾病的诊治。毕业后跟随方斌教授从事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工作,长期跟随空军军医大学王臻教授学习骨与软组织肿瘤知识,2023年曾至上海长征医院骨肿瘤科进修学习。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或参与厅局级课题研究多项。现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委员、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骨肿瘤与骨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病种:骨与软组织肿瘤及关节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如骨转移瘤、骨肉瘤、骨巨细胞瘤、尤文肉瘤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中医调护;骨缺血性坏死疾病,慢性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等。


第一届院内“师带徒”

周驰,中共党员,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广州中医院大学茂名医院(茂名市中医院)副院长,瑞士伯尔尼大学医学院骨科中心访问学者,台北三军总医院骨科中心访问学习,现任中国中药协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骨科保健与康复分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骨关节外科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中国修复与重建外科委员会保髋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股骨头坏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院管理协会委员。从事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骨关节炎等临床与基础研究10余年。近十几年,带领团队成员主攻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发表60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其中SCI 20篇),其中影响因子11分以上1篇,5分以上8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厅局级及院校级课题8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髋臼造盖术的革新》副主译,原著日本Shiro Hirose。参与编写《髋关节外科学》、美国骨矿研究学会《骨矿盐疾病与代谢性骨病学》等译著2部,SCI杂志审稿专家,《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通讯编委,《中华创伤杂志》青年委员会委员等。

擅长病种:股骨头坏死、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保髋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保膝治疗

股骨颈骨折保髋及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晚期髋、膝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感染等翻修手术治疗,膝关节运动损伤关节镜治疗。


刘予豪,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提前攻博),西澳大利亚大学联培博士及访问学者(大学及国家公派),广州市青年科技人才、医院中青年骨干人才及何伟省名中医“师带徒”培养对象。近年来主持国自然、省自然等课题11项(省部级及以上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篇、中文核心6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多次在COA、ARCO、ICOBR等国际骨科会议作发言报告,获评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年度之星”奖、ICOBR“Best Paper Awardee”。

擅长病种: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膝骨关节炎、骨质疏松、骨与软组织肿瘤等。


蔡群斌,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广东省民族医药协会创伤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老年骨折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协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创伤骨科管理分会委员。

擅长病种:四肢骨盆骨折、筋伤、关节炎、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骨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