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梁雅莉
现代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紧跟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也提高了一大步,人们开始追求饮食养生然而,两千四百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以食物的四气五味为中心,将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关系具体贯穿到了生理、病理、治疗以及预防等多个方面,最后形成了一套集营养与养生为一体的理论体系。
中医学中非常注重整体性,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样古代的膳食思想中无不渗透着整体观念,尤其是天人相应观念。黄帝内经》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类是“天地合气”后形成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自然界的日月运行、气候变化、四时转换、地理条件等,都会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功能以及病理变化;同时,人类本身也同样具有调节自身以适应自然界各种变化的能力;将“天人”关系正确认识,并为人体生命活动及健康而用。“天人相应”理论原则同样要应用到机体的饮食营养中。书中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强调在膳食方面要做到春、夏之时顺应自然阳气生长之道,进食一些温阳之品,而秋冬之季则顺应引起收藏之势,进食养阴之品。这也正是传统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在传统饮食营学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人们还应根据居住地域选择寒热适宜的食物,正如《素问》所说“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从者和”;“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明食物中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食性中寒凉性质的食物主要适用于居住在南方气候炎热地区居民食用,温热性质的食物主要适用于居住在北方高原寒冷地区居民长期食用。
《黄帝内经》认为,药物是来源于食物的,所以食物同样具有药物所具有的“四气五味”, 即寒、凉、温、热和辛、酸、苦、甘、咸。其中,“四气”是根据人吃食物后所发生的反应而定的;“五味”则主要是根据食物原本滋味、味道而划分的。注重食物的气味 ( 性味 ) 和功能,是传统中医中饮食疗法的基础。《素问·生气通天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膝理以密”中强调,饮食五味是人体生命的源泉,但要使其合理发挥作用,还必须食之谨慎,注意进食的平衡度。若大量食用辛热温燥之品,比如脂肥煎炸等食物,不绝于口,就很容易引发“助热、化火、生痰”,煎灼津液,日久便会引起“消渴病”的发生。还提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与现代医学研究所发现的,食用甘味太过,会因淀粉及糖的摄入过多而引发糖尿病及肥胖等疾病;而食用咸味太过,则会因体内摄入过多的钠离子而进一步加重高血压、水肿等疾病。所以要想合理膳食保持健康,延年益寿,就要将食物四气五味搭配均匀,并且根据不同体质因人而异,纠其机体阴阳之偏,以期达到人体的阴阳平衡。
《黄帝内经》的理论与现代营养学强调营养均衡是一致的。如 “阴阳匀平……命曰平人” (《素问·调经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强调了阴阳关系保持平和协调,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运行的保证。此书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人类饮食与养生理论中的阴阳平衡关系的重要性,但平衡观点贯穿其始终。比如它根据古代人们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出的饮食模式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从而构建了古代养生学膳食结构金字塔,形成了一套古代朴素的人类养生学说,而且该学说得到了国内外营养学家的高度称赞。这种模式说明了人要保持健康需以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主食,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作为辅食,而牛、犬、猪、羊、鸡等禽畜肉食,对人体可起到补益的作用,并且还可增补五谷主食营养的不足,可作为平衡饮食食谱的主要辅食。韭、葵、薤、藿、葱等蔬菜类食物对人体五脏精气具有充养的作用。五果、五谷、五菜、五畜,合理搭配后可以起到补益人体精气的作用,供给用膳者充足的营养及期机体所必须的能量并保证营养的平衡。还指出这四大类事物各自的作用都不可替代及互换的,缺一不可,且必须保持平衡。《黄帝内经》有记载:“饮食有节,……度百岁乃去”,此处之“饮食有节”,是指人体要有节制的进行饮食,不可以随心所欲,而是要讲究吃的科学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