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读书笔记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1.六经辨证法则
《伤寒杂病论》义理博大精深,理法方药完备,是一部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医学著作。自成书以来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其理论核心是六经辨证论治法则。
1.1六经辨证与三阴三阳
有相关研究认为《伤寒论》的六经理论是以《黄帝内经》中的理论为启迪,创新完善了《黄帝内经》中的“六经”理论,并创造出与其不同的六经辨证法则。最早提到“三阴三阳”是马王堆帛书中的《阴阳脉死候》和《足臂十一脉经》。阴阳脉死候》曰:“凡三阳,天气也……凡三阴,地气也。”《足臂十一脉经》曰:“三阴病杂以阳病,可治。阳病背如流汤,死……”而三阴三阳连称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弗浮,名曰一阳……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这里的三阴三阳指的是指三阳脉、三阴脉。分开来说,六经可分为三阴三阳,而六经各有手经、足经,合为十二经。综上可知,三阴三阳的原始含义是说经脉。关于三阴三阳的含义,在《黄帝内经》中的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内涵,分别有六气、脉象、脏腑阴阳之气等内涵。但是总的来说,六经的来源与黄帝内经密不可分。
1.2六经辩证与《素问·热论》《灵枢·经脉》
有医家学者认为六经辩证是来源于《素问·热论》,是对《素问·热论》六经、六经辨证论治的继承和发展。《素问·热论》中提到的六经是足六经,如原文:“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由此段可见足六经的理论已初步完善。但是也有医家学者认为《伤寒论》源于《灵枢·经脉》。仲景六经辨证论治是在《灵枢·经脉》十二脏腑经络基础上发展而来[4]。如《灵枢·经脉》曰:“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六经,指十二经络,内联于五脏六腑,外系于肢体、经脉,从而使人体成为有机整体。总体来说,仲景六经辨证论治每一经病证都有其特定的病位、病性和病态,各有主证和主方,与六经经络理论是有区别的。六经辨证虽承源于《黄帝内经》,但并不局限于《素问·热论》《灵枢·经脉》。
1.3六经辨证与《伊尹汤液》说
通过查看相关医家书籍,可以发现伤寒论与《伊尹汤液》存在紧密的联系。元代医家王好古《汤液本草·序》曰:“殷伊芳尹用《本草》为汤液,汉仲景广《汤液》为大法,此医家之正学,虽后世之明哲有作,皆不越此” 清代陈修园《长沙方歌括·小引》也指出:“汉《艺文志》云,《汤液经》出于商伊尹,皇甫谧谓仲景论伊尹《汤液》为十数卷,可知《伤寒论》《金匮要略》诸方,除崔氏八味肾气丸,侯氏黑散丸外,皆伊尹之遗方也。“由此可见,伤寒论的诸多方药都来源于《伊尹汤液》。如《伤寒论》中的“桂枝汤”源于《汤液经法》中的“小阳旦汤”;《伤寒论》中的“黄芩汤”源于《汤液经法》中的“小阳旦汤”去生姜;《伤寒论》中的“黄芪建中汤”源于《汤液经法》中的“大阳旦汤”去人参等,这里不一一列举。
《伤寒杂病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关于它的来源与传承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探讨,正所谓传承是发展的基础,深入了解与探究其来源,才能更好地理解其真正的内涵,更好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