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
罗曼
《临证指南医案》是一部由清代医家叶天士门生华岫云根据叶天士在临证医案中所整理编纂而成的医学典籍。当中包括记录了清代医家叶天士在治疗中的理、法、方、药,和记录了其门生华岫云对每个疾病认识的总纲。
《临证指南医案》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内容丰富而详细,还记录了很多在临床上常见的病种。其次是在每一个病案当中也能够体会得到医家叶天士前辈对辩证论治这两个步骤的认真和执著。在临床上辩证和论治是二者不能缺其一的,相辅相成的。不论是初出茅庐的实习医生,还是临床经验丰富的教授们,作为一个及格的医生,是必不可缺的,这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确确实实地需要实行的,因为我们的使命就是作为人民生命和健康的把关者,责任是十分重大的。 故此,辩证和论治是作为一个医者的核心。因为在确立治疗方案之前,必先分析病人当下的情况,才能有效地确立相应的治法和方药,若医者只能看病而不懂开药,或只懂方药功用而未懂病程机理,这都是不能为病人解决问题的。偶然可能也会有成功治病的例子,但这是在赌博上的把戏,而所用的筹码是病人的性命,试问有谁能承担失败后的后果呢?以上都是我看过《临证指南医案》后的一些感想和启发,我所说的并不是针对某医家或某学者,而是针对于每一位希望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包括我本人,这都是我为自己所订立的一个长期的目标和要求。
《临证指南医案》这本书,对一名身处于临床中的医生来说,确是一部有助于提升医术水平的医学典籍。我本人未来都看成为一名临床的中医生,故此在临床上的实践和经验是不可或缺的。我刚上临床不久,所看过的病种并不多,依我所了解和认识的疾病全都只是记录于书本教材上的一个个文字罢了,故一直认为自己在临床上的表现是活跃的。同时在阅读《临证指南医案》的时候,发现的当中所记录的病种都是我在数年学习医学的过程中所看过的,或者是因为叶医生是一名岭南地区的名医,而我亦身处岭南地区的关系吧。我认为这些病种都是学习过的,要解决它们应该不会构成任何问题的。但开始阅读过后,便知道原来自己数年来学习所得的水平亦不过如此。书中所记录的病案,以一种病种而言如眩晕,在学习中医内科学的时候,会记得其病因病机如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等,其次就是与证型相对应的理、法、方、药。能够完完全全牢记这些资料,想必要治愈一名患者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吧。但看过这本书和上过临床后便发觉原来要做到辩证和论治并不是简单的。书中最棒的地方就是记录了同一种病种而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季节气候、不同书后转归而出现如眩晕这疾病的不同思考观点和治疗法则,这与在临床上病人的动态转变一样,是多样而复杂的。虽然书中未能完全记录病程的所有,但作者能透过病案内容向后人表达出其辩证思想和用药规律,我认为这已经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是学医者的福气,亦是未来病人的保障。虽然叶医生的名声不及医圣仲景之名,但我觉得其著作所包括的意思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附带的信息亦不谋而合,也是希望后世行医者能见病知源、启发悬蒙。所以我认为这本书总共包括了两个重大的目的,一是临证医案,记录了叶先生多年在临床上所过的病种和其理法方药;二是临证指南,是透过叶先生所累积的经验作为指南针,领导着我们向正确方向发展。虽然我只是刚上临床的一名实习医生,但在未来的道路上,中医的成长和发展还是需要结合古人的智慧和经验,以及我们新一代医生的努力和创新才能好好地铺砌出来的,所以《临证指南医案》正好作为我踏上临床上的一个重要的契机。现在我正好身处于肿瘤科住院部,面对的正好是一个近数十年来威胁着人类生命的一个重大疾病。现代医学对它的理解都是表面的,而古人对它的记载亦少之又少,要寻求一个完善的治疗方案亦需要我们新一代的通力合作才能行事。虽然我十分认同编者在序中所言「中医师诊治疾病,常以西药打头阵,中药作陪衬,不论病情是否需要,一概是中药加西药。更有甚者不切脉、不辨证,凡过类证均以解毒消炎处理,如此失去了中医理论对诊疗实践的指导,则不可能培养出及格的中医临床人才。」我也希望保留一颗传统中医的心,但可惜的是面对肿瘤病人的束手无策,可能是自身能力有限的关系吧。以西医作主力,中药作辅助,是我在肿瘤科观察到的现象,但成效同样卓越,我想这都是暂时首选的权宜之计罢了。我亦期待着有能之士可单纯采用中医中药为肿瘤病人解除他们的厄困。毕竟化疗、放疗对病人自身的健康和心境都有着不可舒解的情况出现,故此现在中医中药只可作辅助的角色,为病者舒缓他们的痛苦。
综合以上所说,都是我看过《临证指南医案》以后的想法。虽然书中有很多思想和观点尚未明确,可能这正是我与叶先生资质的差距,但我亦会继续学习,希望有朝一日能达到叶先生当下的高度。我想这都是各历代医家们留下毕生的著作和经验所憧憬着的结果吧!但愿我都能够成为一个「大医精诚」的临床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