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雄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医血液病专家,中医理论精深,临床经验丰富,应用中医药治疗难治性血液病疗效卓著,现就陈老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 病因病机探析
现代医学认为,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高度异质性髓系肿瘤,以一系或多系血细胞病态造血和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本病80%以上的患者为老年病人,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70~75岁。随着社会的老龄化,本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陈老师认为,依据本病的临证表现,可将MDS归属于中医学“虚劳”或“髓毒劳”范畴。其病位主要在骨髓、血液,涉及肝、脾、肾三脏。病因为毒邪伤髓,精血不生。病性属于正虚邪实、虚实夹杂证。《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陈老师认为,MDS的发病多因先天禀赋薄弱,体质不健;或后天失于调理,正气衰弱;或年老体衰,精气不足,终致机体正气亏虚。在机体正气亏虚的基础上,又复感邪毒致病。邪毒包括外来的六淫之毒、饮食之毒、药物之毒,以及机体内生的火热之毒、痰湿之毒、瘀血之毒等。毒邪入内,由血及髓,伤精败血,损及肝、脾、肾三脏,导致精气血阴阳不生,邪毒内蕴,遂成虚劳或髓毒劳之病。
由此可见,MDS是一种因虚致病,又因病致虚,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病证。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或不同分型,始终存在着正气与邪毒的消长变化,以及精气血阴阳的盛衰变化。具体来讲,疾病初期,正虚邪微,精血暗耗,邪毒不盛,患者表现为虚劳证候,以精气血阴阳亏虚为主,正如《医宗金鉴》所云:“虚者,阴阳、气血、荣卫、精神、骨髓、津液不足是也。”此期多见于MDS-SLD(单系发育异常)、MLD(多系发育异常)、RS(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和单纯5q-型;疾病中期,正虚邪实,邪气日进,正气渐耗,患者表现为髓毒劳证候,以精气血阴阳亏虚、邪毒内盛为主,此期多见于MDS-EB型(原始细胞过多);疾病后期,邪盛正微,毒邪炽盛,正不胜邪,患者表现为血癌证候,以热毒内炽、伤阴动血为主,此期见于MDS-tAML(MDS转化的AML),预后不良。
二、 临证治疗探析
陈老师认为,MDS兼有再生障碍性贫血之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和急性髓系白血病之恶性克隆性疾病特征,临床分型复杂,疾病异质性强,加上患者多为老年群体,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有多种合并症和共病,因此其治疗应遵循“扶正祛邪”和《内经》“甚者独行,兼者并行”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大小、体质强弱、临床分型、疾病危险分度、兼夹病症,结合患者临床虚劳、血证、积聚、发热和舌脉等证候表现综合考虑,予以个体化辩证施治,才能提高疗效。
具体临证治疗中,陈老师将MDS的证型主要分为三型:①气血亏虚毒瘀型,症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色淡,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或见心悸,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治以补气养血、解毒化瘀。拟方:黄芪,当归,党参,白术,熟地,补骨脂,枸杞子,陈皮,莪术,田七(先煎),石上柏,白花蛇舌草。②肝肾阴虚毒瘀型:症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色淡,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悸气短,胁下癥积,五心烦热,低热盗汗,腰酸膝软,少寐多梦,或皮肤紫癜,齿鼻衄血,月经量多,舌红略黯,苔微黄,或少苔,脉弦细或沉细略数。治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解毒化瘀。拟方:生地,北沙参,麦冬,枸杞,当归,熟地,知母,龟板(先煎),田七(先煎),莪术,石上柏,白花蛇舌草,茜根,黄芪。③脾肾阳虚毒瘀型型:症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色淡,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胁下癥积,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或男子遗精早泄,或女子月事推迟,舌淡胖,常伴齿痕,苔薄白或白滑,脉沉细无力。治以温补脾肾,益气养血,解毒化瘀。拟方:熟附子(先煎),干姜,肉桂(后下),红参(另炖,兑服),白术,炙甘草,补骨脂,黄芪,当归,枸杞子,石上柏,白花蛇舌草,莪术,田七(先煎)。
临床辩证加减:若兼胃脘痞满,口腻纳差,舌苔厚浊,痰湿中阻者,常加用法夏、陈皮、川朴、槟榔、茯苓等健脾化湿祛痰;如兼面色晦暗或黧黑,肌肤甲错,胁下癥积,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等瘀血内阻重者,多加用莪术、全蝎、鳖甲、田七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如兼有高热不退,骨节疼痛,衄血紫癜,舌红脉数等热毒炽盛重者,多以水牛角、生地黄、丹皮、玄参、生石膏、黄芩、金银花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对于原始细胞过多型MDS,多加用白花蛇舌草、石上柏,白英、山慈菇等控制恶性克隆,阻止疾病恶化进展;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多加地榆、茜草、虎杖、鸡血藤等升高粒细胞,预防感染;血小板低下者,多加巴戟天、黄精、旱莲草、仙鹤草、茜草以升高血小板,预防出血。
三、 临证验案举隅
患者林某,女,50岁。确诊MDS-RA三月,于2013年1月22日来诊。症见:面色少华,头晕目眩,倦怠乏力,脚软,四肢欠温,健忘失眠,舌淡苔薄,脉细。
辨病:虚劳。
辨证:脾肾两虚,气血亏虚。
治法:温补脾肾,益气养血。
处方:熟附子(先煎)10g,独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5g,细辛3g,杜仲15g,桂枝10g,党参15g,茯苓15g,当归10g,熟地30g,川芎15g,白芍15g,首乌15g,川牛膝15g,炙甘草10g。14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倦怠乏力好转,脚软改善,面色少华,头晕,腰酸,健忘失眠,皮肤出血点,舌淡苔薄,脉细。
处方:独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5g,杜仲15g,桂枝10g,党参15g,茯苓15g,当归10g,熟地30g,川芎15g,白芍15g,首乌15g,川牛膝15g,旱莲草15g,白茅根15g,田七(先煎)10g,炙甘草10g。14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三诊:面色少华,头晕,腰酸,健忘失眠,夜间汗出,皮肤出血点,大便稍硬,舌淡苔薄黄,脉细数。
处方:桑寄生15g,杜仲15g,党参15g,茯苓15g,当归10g,熟地30g,川芎15g,白芍15g,首乌15g,旱莲草15g,女贞子15g,枸杞子15g,地骨皮15g,川牛膝15g,白茅根15g,田七(先煎)10g,肉苁蓉30g,炙甘草10g。14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四诊:面色少华,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慌,腰酸,健忘失眠,夜间汗出,皮肤出血点,大便稍硬,舌淡苔薄,脉细数。
处方:炙黄芪30g,太子参30g,桑寄生15g,杜仲15g,川断15g,党参15g,茯苓15g,当归10g,熟地30g,川芎15g,白芍15g,首乌15g,旱莲草15g,女贞子15g,枸杞子15g,阿胶10g(烊化),地骨皮15g,仙鹤草30g,白茅根15g,田七(先煎)10g,肉苁蓉30g,炙甘草10g。14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五诊:面色少华、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慌好转,无腰酸,健忘,眠安,夜间已无汗出,皮肤出血点消退,大便正常,舌淡苔薄,脉细。
处方:炙黄芪30g,太子参30g,桑寄生15g,川断15g,党参15g,茯苓15g,当归10g,熟地30g,川芎15g,白芍15g,首乌15g,旱莲草15g,女贞子15g,枸杞子15g,阿胶10g(烊化),仙鹤草30g,肉苁蓉15g,炙甘草10g。28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经过继续治疗近半年,患者面色红润、精神好转,体力逐渐恢复,眠安,皮肤无出血点,大小便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按语:依据相对低危MDS患者骨髓造血多低下或衰竭、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骨髓恶性克隆增殖不甚突出等临床特点,可将相对低危MDS辨病属于“虚劳”范畴。《医宗金鉴》指出:“虚者,阴阳、气血、荣卫、精神、骨髓、津液不足是也。”《医门法律》云:“虚劳之证,金匮叙于血痹之下,可见劳则必劳其精血也。”肝虚则阴血匮乏,脾虚则气血不足,肾虚则精血亏损。肝脾肾三脏交亏、阴血不足、邪毒不盛是相对低危MDS的基本病机。基于上述认识,陈老师对该病例采用补益脾肾,益气养血治疗方法。初诊患者脾肾阳虚,气血亏弱,表现为一派阳气虚寒之象,采用补益脾肾,温阳益气养血之法;经过治疗后患者表现为肝肾不足,阴虚内热,血亏气弱之证,陈老师随证变法,采用补益肝肾,益气养血,兼退虚热之治;后期患者阳虚和阴虚均不明显,采用平补阴阳,益气养血之法,终获良效。陈老师强调,对于MDS应详细辨证,坚持较长时间的治疗,特别在最初的三个月内不能获效时,切不可频繁更方;二是一旦有效,应效不更方,主方和主药不要轻易变动,坚持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