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姓名:何xx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62.4.7
就诊日期:2019.3.20 复诊 发病节气:
主诉:发现多发性骨髓瘤3月余,干咳2周。
现病史:患者5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肩关节疼痛,伴上肢活动受限,自行在当地医院行针灸、按摩等保守治疗后症状未明显缓解,于2018-11-19在广东省中医院住院行系统治疗,2018-11-23MR示:左肩关节肿物,性质待排,治疗上给予止痛、改善骨代谢等治疗,症状稍有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2018-11-24于我院四骨科住院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型A型、Rh血型阳性;血液分析:血小板总数375E+9/L;尿组合:隐血弱阳性,尿蛋白弱阳性;骨关节CT:左侧肩胛骨膨胀性不规则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考虑恶性或侵袭性富血供骨肿瘤,恶性骨巨细胞瘤、浆细胞瘤等小圆细胞类肿瘤、纤维源性肿瘤等鉴别,转移瘤未排,建议MR及穿刺活检。治疗上予塞来昔布镇痛,并于11-26行CT引导下左肩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示:送检物为皮肤组织、凝血块及脂肪组织,并见极少量变形呈细丝状的细胞,请考虑是否需再取材送检;并于12月2日在全麻下行“左肩部肿瘤切开活检术”,术后病理:“左肩胛骨”中分化浆细胞瘤。遂转入我科化疗,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示:1.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形态未见异常;2.成熟红细胞:可见串钱状形成;3.血小板形态正常;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象。骨髓穿刺组织病理:骨髓造血面积约40%,中性粒细胞基本正常,见CD38及CD138阳性细胞灶性增生,红系数量基本正常,巨核细胞约5个/HPF,核分叶多见;符合多发性骨髓瘤改变。FISH检测:RB1、1q21、D13S319、IGH、p53/CEP17均为阴性。胸片示:左肩关节改变,结合病史,符合多发性骨髓瘤。排除化疗禁忌症后,分别于2018-12-11、2019-01-15行改良M2方案2个疗程,具体如下:M 4mg bid D1-D6,DEX 10mg qd D1-D7,5mg D8-D14,CTX 0.6g D1,VCR 2mg D1,CCNU 150mg D1;化疗过程顺利。2周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无痰,咽痒,自行服用佩夫人治疗,咳嗽稍改善,现返院进行第4次化疗;门诊以“多发性骨髓瘤”收入我科。入院症见:患者神清,精神可,活动后气短,干咳,无痰,咽痒,口干,乏力,无恶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等其他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自诉高血压病病史7年余,血压最高130/100mmHg,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 Qd降血压,现血压控制尚可;2018-12-2于我院全麻下行“左肩部肿瘤切开活检术”;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8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6/80mmHg。查体:叩诊清音,呼吸规整,双肺呼吸音清晰,双侧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未见异常,心浊音界未见异常,心率8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无包块。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未触及,Murphy氏征阴性,肝区无叩击痛,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舌暗红,苔白腻,脉沉细。
辅助检查:17/3血常规:WBC:3.9×10^9/L,RBC:3.1×10^9/L,HGB:102g/L,NEU%: 61.4%,PLT:367×10^9/L。
中医诊断:骨蚀
证候诊断:肝肾亏虚
西医诊断:1.多发性骨髓瘤(IgG型 κ型 DS分期 Ⅱ期A组 ISS分期Ⅰ期)2.浆细胞瘤(左肩胛骨中分化)3.高血压1级(极高危)
治法:以补益肝肾为则
处方:
牛蒡子15g 板蓝根30g 鱼腥草20g 岗梅20g
苦杏仁15g 前胡15g 金银花15g 百部15g
枇杷叶15g 龙脷叶15g 甘草6g 麻黄10g
黄芩15g
共4剂(2019-03-22至2019-03-25),日一剂,水煎至200ml,饭后温服。
二诊:患者神清,精神可,活动后气短,干咳,无痰,咽痒,口干,乏力,发热,无恶寒,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等其他不适,纳眠可,二便调。查体:脉搏90次/分、体温38.1℃、呼吸20次/分、血压105/68mmHg,心肺体查未见明显异常,舌暗红,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中药继续润肺止咳,清热解表为法
处方:
柴 胡15g 青 蒿15g 板蓝根30g 蒲公英20g
薄 荷10g 黄 芩15g 鱼腥草15g 胖大海10g
苦杏仁15g 前 胡15g 百 部15g 紫 菀15g
枇杷叶15g 龙脷叶15g 甘 草6g
共4剂(25/3-28/3),日一剂,水煎至200ml,饭后温服。
按语:四诊合参,患者属祖国医学“骨蚀病”范畴,属肝肾亏虚证。缘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调摄不慎,伤及真阴,精血亏损乃至本病。肾藏精,主骨生髓,肾阴亏虚,精髓不充,故体倦乏力、活动后气短。肝藏血,主筋脉,精生血、血化精,精血俱亏,阴虚则阳亢,则见时有心悸、汗多、盗汗等;阴虚则津不上承,故口干口苦。舌淡暗,苔白腻,脉沉滑皆为肝肾亏虚夹湿浊之象。本病病位在肝肾,病性属虚实夹杂,积极治疗,预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