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大肠癌早期信号

  直肠癌、结肠癌统称为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道肿瘤中,大肠癌的发病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而位居第三。结、直肠癌在美国、加拿大及西欧等国家属常见病之列,东、南欧其发病率属中等,而非洲、亚洲及部分拉美地区为低发病率。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肠癌的发病在我国有上升趋势。但大肠癌初起时临床表现隐匿,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发现时已属中晚期,延误了治疗。在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中,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是最好的,大肠癌手术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为48%-55.4%,如果可以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进一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那么如何早期发现、诊断大肠癌呢?

  大肠癌早期表现主要有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有贫血、消瘦等表现。便血时血色多淡暗,粘附于大便表面。部分病人由于癌灶位于右半结肠或靠近回盲部,且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也可出现类似于上消化道出血形成的柏油样便。大便习惯改变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肿瘤本身分泌粘液以及继发炎症改变不仅使粘液粪便增多,而且刺激肠蠕动,使排便次数增多,粪便不成形或稀便,病灶越低症状越明显,排便前可有轻度腹痛,病人的症状常被误诊为肠炎及痢疾而延误治疗。肿瘤向肠腔生长,还会导致大便变细,便秘等。随着病变的发展而引起轻度肠梗阻时,则可稀便和便秘交替出现。但由于这些症状都缺乏特异性,容易被患者误认为痔疮出血、肠炎、功能性便秘而延误了治疗。当“痔疮”患者出现便血、长期间歇性出现“肠炎”、大便变细、便秘、腹泻、或有粘液便,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等情况出现时,应及时就诊,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