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二季度优质服务集体 参评材料
一、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二区,员工人数19人,其中中共党员人数8人。
临危受命,牢筑我院抗疫前沿战线
2022年4月初,深圳疫情刚刚结束,上海疫情还在鏖战,广州再次拉响警报。疫情就是命令!作为管控区内唯一一家三甲医院,为应对封控区、管控区病人的住院需求,医院未雨绸缪,要求启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为“战时状态”,按照三区两通道运行管理。
医院一声令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联合心肺康复科、睡眠医学科,在张伟主任、刘建博主任领导下,多部门协作,40多名医护经过36小时的努力,于4月16日18点,完成病区转换。在污染区电梯口,穿着二级防护的医护,与发热门诊的“大白”,面对面交接了第一个病人。
不一样的工作模式,熟悉又陌生的工作环境,迷宫一样的通道,每时每刻都在考验着我们的医疗护理工作。污染区没有电话、没有呼叫显示器,联系不到里面的医护怎么办?我们有call机。污染区的通道没有制冷设备,穿着防护用品的医护在30℃的环境中穿梭,汗流浃背也毫无怨言。物品传送通道和流程不符合要求,刘建博主任组织大家头脑风暴,一遍遍在现场模拟解决问题。护理工作职责不明确、垃圾处理流程不合理、标本运输路线欠妥当,两位护士长周末加班加点制定职责、规范流程、培训护士。
2022年4月27日晨会交班,刘建博主任宣布解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战时”模式,恢复常态化病区。短暂却很关键的10天里,我科共接收过渡患者31名。从无到有、从杂乱无章到井然有序,我们的医护团队众志成城、不断的探索,践行习主席生命至上的抗疫精神,保质保量完成医院交付的任务,坚实筑牢我院抗疫前沿战线。
二、国际医疗部,员工人数9人,其中中共党员人数3人。
杏林春暖
第二季度,国际医疗部迎来了一位反复发热、全身皮肤溃烂的患者,是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皮肤感染,可以说是“体无完肤”,每次翻身、每次揭开纱布,患者都痛得龇牙咧嘴,换药需由二名医生、一名护士小心翼翼地约3-4小时才能完成。因患者反复发热,换药时不能开空调、风扇,加上伤口散发出的恶臭味,每次换完药,医护人员都汗流浃背。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患者的伤口慢慢愈合,热势也渐退,常暗自落泪的病人终于露出了笑容。
另一对老年夫妇在出院时写道:“住院的这几天中,受到你们医者仁心,细心照料,你们高尚的医德,时刻感动着我俩老人,护士的嘘寒问暖,让我们感到家的温暖。护工们的细心照顾,也时刻让我们感动。杏林春暖,常被用来赞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你们当之无愧!”
众志成城
第二季度,在干保任务出发的前一天,有位同事的父亲意外入院。为了完成任务,她安顿好家人,仍按计划踏上了征程。得知这一消息,科室安排人员轮流探望病中的老人,嘘寒问暖。在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老人的病情一天天地好转,她也出色地完成了干保任务。
端午浓情
6月端午节科室组织开展“浓情端午粽飘香,情系患者用安康”为主题的活动,为了舒缓患者疫情期间的思家情绪,鼓励患者树立乐观的信念战胜病情,在护士长唐艳辉的带领下,科室邀请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包粽子、煮粽子活动,医务人员精心筹备,提早剥好了寓意“枣日康复”的红彤彤甜枣、糯米、粽叶等所需的食材,准备了陈皮绿豆糖水以理气消滞,让住院患者感受如家的浓厚情意。
本着“进与病谋,退与心谋”的理念,遵守“以人为本,把温馨和关爱给每一位患者”的服务承诺,国际医疗部因为心中有责,所以毅然前行,因为心中有爱,所以传递温暖。
三、发热门诊,员工人数32人,其中中共党员人数11人。
狭路相逢勇者胜
越是艰险,越向前!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有这样一群不畏惧的勇士!他们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他们男有铮铮铁骨,却不失铁血柔情!女是铿锵玫瑰,却也娇艳如花!他们是奋战在我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咽喉“哨点”——发热门诊医生护士们。
舍小家,顾大家
今年4月初新冠肺肺炎疫情在广州疯狂肆虐。广州市白云区相继沦陷,广州市政府及疫情防控组果断采取雷霆手段,按区域和疫情严重程度,将白云区规划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行网格化管理。我院根据防控管理要求划定为管控区。
受疫情影响,我院领导班子也迅速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紧急召回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实行闭环管理。发热门诊所有医护人员临危受命,有的甚至来不急安顿好家里的老人孩子,却毅然决然迅速收拾行李,背起行囊踏上返回医院之路。途中遇到已实行网格化管理的区域无法通行,他们走铁路、绕远路,想尽各种办法返回到医院。
管控期间,发热门诊医护人员24小时不间断接诊。不断根据新发情况调整原有应急预案、制定新的工作流程,全员上下一心,一切以患者利益出发,以保证疫情防控准确到位服务。作为发热门诊的医护工作者,每一个人都非常清楚将要面对的会是什么,但他们仍然舍小家,与医院共进退,守护医院这个“大家庭”。为广大人民的健康发挥自已的光和热。
疫情发生以来,他们日以继夜的在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真正发挥发热门诊的哨点作用,站好每一班岗,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为我院新冠肺炎防治工作筑起了钢铁长城。
防疫突变,迅速迎战
今年5月下旬,发热门诊医护在来诊患者中发现有两个地址出现发热聚集病例,在排除新冠病例后,高度警惕,及时上报。同时结合患者症状,提高流感检测率,增加流感咽拭子储备,提高全员对流感的识别及重视程度,为后来6月的广州流感爆发提前做好了人员、物资的准备。6月,广州流感疫情来势汹汹,各大医院发热门诊患者就诊量激增。我院发热门诊接诊量亦同步增长,按疫情防控要求可同时容纳30人就诊的发热门诊,每日接诊量高达400余人次,最高峰甚至达到500人次。
面对突变,詹少锋主任和曾萍护士长紧急启动应急预案,提请医务处及大内科、护理部组织人手增援,增派内科值班医生,增加副班,启用备用3诊室,1和3两个诊室同时开诊,护理部紧急从各科室抽调精精兵强将,紧急支援发热门诊,参与排班;优化诊疗流程,减少患者排队次数,避免人员聚集;改善就诊环境,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感等。
护士从对发热患者的预检分诊,到对于危急重症的发热患者进行二次分诊,采取危急重症患者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治疗,优先转运的原则。仔细甄别每一个新冠高危患者,加强危重患者的救治,每一步都详细排查,有条不紊。为能及时按要求上传发热门诊数据至省发热门诊系统,护士们经常加班加点统计就诊数据;医生们为了能让患者尽快得到处置,午餐晚餐经常不能按时按点,隔着面屏与患者沟通,反复解释病情,经常声音都嘶哑了。顶着近40度的高温,医生护士穿着二级防护用品,单纯的一个流调分诊、问诊流程,医护每天就要执行几百次,他们从不叫苦叫累!
据统计仅5月下旬至今,发热门诊共接诊12872人,其中量成人7252人,儿童5620人,流感A+B阳性患者57人。发热患者危重症转急诊50余人,经发热门诊收呼吸科二区住院患者48人,儿科收住院16人。
在这场无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发热门诊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了真正的战士,并组成了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畏艰苦,砥砺前行,为建设更加全面完善的发热门诊而奋斗。
四、南山门诊部,员工人数21人,其中中共党员人数5人。
中医药之火,南山燎原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影响力和辐射力,充分发挥我院品牌、技术和人才优势,更好地为广大民众提供高品质中医医疗服务,我院与深圳市南山区政府合作建设“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山医院。” 南山门诊部作为先行建设运营主体,在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建立优化各项工作制度流程,搭建基本的工作架构,硬件设施,软件系统逐步升级完善,门诊部就诊人次有了大幅增长。目前已成立深圳湾、大冲、半岛城邦3个门诊部,且计划于2022年底增设西丽门诊部,逐渐形成“一个中心,四个片区平台”,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中医区域医疗新格局,逐步构建深圳南山区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区域中医药服务能力,提高我院影响力和辐射力!
为抗疫提供中医特色医疗保障
2022年4月,南山门诊部所在深圳市南山区新冠疫情加重,防疫抗疫任务艰巨。区委区政府迅速成立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前线指挥中心,整合全区卫生、流调、公安、传媒等力量,统一指挥,为全区群众健康争分夺秒,打赢了疫情防控攻坚战,使新冠肺炎阳性病例尽决得到社会面清零。一方面,门诊部在收到南山区卫生健康局成立指挥中心医疗保障团队的指示后,迅速派出两位擅长针灸推拿的中医医师前往指挥中心。两位医生在总院临床一线磨练多年,医术精湛,经验丰富。他们运用针灸、推拿点穴、中药等中医特色治疗,为指挥中心辛勤工作的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诊疗共计200余人次,给指挥中心的人员健康保障抗击疫情交出了一份完满的答卷;另一方面,门诊部持续为坚守在南山区卫生健康局及南山区流调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配送具有补气健脾、祛湿安神、疏肝解郁等功效的防疫中药汤剂,共计2680余剂,让不畏艰难、不惧风险、默默付出的防疫人员都能喝上暖心、有效的防疫中药汤剂。随着深圳市疫情平复,抗疫工作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中医医疗保障也获得了南山区领导的赞扬和认可。
多措并举传播中医药文化,充分发挥我院品牌影响力
(一)南山门诊部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区域学科联盟”项目盟主的优势,积极联动区内中医联盟成员,以“天灸疗法冬病夏治”、“体质辨识调理”、“岭南火针疗法治疗痛症”、“中医药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为主线,积极推广总院特色中医适宜技术,指导区域内社康中心开展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中医“治未病”服务,强化了基层中医药水平,使中医药走进寻常百姓家。
(二)开展中医治未病学科联盟义诊活动。为到场群众现场进行中医四诊、体质辨识,中医诊病并开具处方,解释体检报告单及各种健康咨询,就饮食、日常养生等各方面提出指导与建议。为南山门诊部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奠定一定的群众基础。
同时,依托总院优势资源,扩大了门诊部出诊专家队伍规模。通过邀请专家在门诊部及社康出诊,充分利用各优势学科名中医专家的影响力,提升了门诊部在各社区的知名度,传递、播散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巨大品牌影响力。
治未病中心大冲中医门诊部试运营
2022年,在软硬件不完善、人员相对紧缺、新冠疫情影响等多重困难面前,除了经营好深圳湾门诊部同时,大冲中医门诊部也开始投入试运营并增加了周末开诊,依托总院治未病科优质资源,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为居民制定一整套“治未病”服务流程,目前开设门诊专科有中医治未病科、心血管病科、呼吸科、脾胃病科、肾病科、脑病科、肿瘤科、妇科、针灸推拿科、皮肤科等科室,主要开展有中医体质辨识、健康咨询、健康调养等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项目满足群众的就诊需求。探索初发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治未病诊疗方案,推动中医药早期介入慢病治疗,为广大亚健康人群、慢性病与康复人群保驾护航。
五、五骨科,员工人数16人,其中中共党员人数4人。
五骨科的第二季度是精彩而忙碌的。
四月份,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往日的宁静,忙碌的工作和生活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医院根据疫情防控态势迅速做出调整,强调疫情防控是医院头等大事,重中之重,五骨科负责人勇担责任,坚守岗位,与科室同仁共同进退,严格按照医院的指示,迅速调整临床工作思路,各项安排有条不紊:暂停新收患者,除急诊手术外,暂停所有择期手术;妥善安排医护人员回科室值守,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强调疫情不松我不松,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有坚守,获得病人的充分肯定与认可;积极响应医院号召,派出医护人员参与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五骨科医护人员做到了:在家蹲守,无怨无悔,外出支援,风雨兼程。抗疫胜利是最美好的回报。
接下来的五、六月依然忙碌,五骨科积极响应医院建设疫情防控基地的工作安排,在科室主任的带领下,统一认识,提高思想觉悟,闻令即动,在结束疫情防控的艰苦战役之后,立即投身病区的搬迁工作中。病区的搬迁工作前头万续,需要核实和对接每一项细节。五骨科本着大局观,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搬迁的每一项工作中,事无巨细,均妥善安排,搬迁工作紧张有序而高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让新病区迅速运转。
五骨科的第二季度是一个缩影,体现的是中医一院人健康、阳光、积极、顾全大局的精神风貌,五骨科必将笃行不怠,继续前进。
六、急诊科,员工人数82人,其中中共党员人数36人。
急诊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坚持急危重症患者的疫情防控措施与急诊急救需求并行,坚持两手抓、确保两手硬。一个个身影不分昼夜逆险而行,是他们为救治生命坚守一线;一项项防疫举措及时落地,是他们为保障疫情期间就医通畅争分夺秒。
号角吹响,逆险而行
4月8日夜间起,广州市全面抓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院是管控区域内唯一一家三甲医院,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24小时畅通的急救绿色通道成了管控区内的生命依靠。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和管控区人员调配的困境,急诊科上下一心,在院人员坚守岗位、全力出战,院外同事也紧急收拾好行李,逆险而行,陆续奔赴回科,急诊科在管控12小时内就建立了完整的闭环管理急救团队。
他们以超负荷的坚守付出,在筑牢疫情防控战线的同时,保障了正常医疗急救、尤其是管控区域内急危重症抢救任务。
4月22日,广州正式“摘星”。在此期间,几乎全部医护都上过24小时+12小时的班,排班也一加再加,有的医护甚至连续工作直至“摘星”。疫情面前,急诊人顾全大局,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优良传统。
攻坚克难,全力救治
疫情特殊期间,急诊就诊患者大多病情紧急,重症患者比例大幅提高,科室克服人手极度紧张的困难,抽调人员加班,组成两套120救护车班,保障管控区内居民及时就医。最忙的时候,3台呼吸机都在连轴运转,按照紧急商讨好的工作方案,流调测温、核酸筛查、院前急救、分区管理、医疗救治等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急诊病区改造也同步落地。在医院的指导下,科室很快形成了完善的急诊分区救治方案,将科室和原发热门诊区域改造划分为“橙灰蓝三区”。经过设置明确分区,医护接诊时能准确、迅速地根据病人病情危重程度、流调结果和核酸检测结果,准确的分类、分区救治,圆满完成了“应救尽救、应治尽治、应收尽收”的任务。
实干担当,首战告捷
“0408”疫情,是广州首次对战“奥密克戎”,我院作为管控区域内唯一一家三甲医院,既要筑牢抗疫防线,又不延误急危重症救治,要兼顾两者,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急诊科本次设计规划的分区救治方案,“平时”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统一使用,“战时”可迅速腾空进行功能转换,立即启动各区功能使用,与急诊病区过渡病房一体化运行。该方案在“0408” 广州本土疫情中首次实战运用,我科是广东省内第一家按照专家共识规范将疫情防控的分区原则运用于实战的急诊科,首战圆满了完成上级交代的各项任务。整个急诊团队从科主任、护士长、区长到全体医护,承担了超出平时2倍的工作量,面对疫情没有任何退缩,始终“全副武装”坚守岗位,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牢记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果,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到实处。
七、药学部住院西药房,员工人数21人,其中中共党员人数4人。
坚守岗位,齐心抗疫
住院西药房现有员工共计21名,承担全院50多个临床病区和科室的药学服务工作。包括住院药品调剂,用药咨询,特殊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等)的管理,医保药品信息维护等。
凝心聚力克时艰,坚定信念除万难
疫情防控常态化是近两年的主旋律,一直以来我院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医疗工作。但是医院的工作节奏因为防控变化突然被“打乱”了,由于疫情原因,白云区多片区域实行了管控,交通实行管制。医院根据疫情防控需求决定4月9日起暂停门诊工作,维持必要的住院工作。住院西药房成了医院工作的重点部门,肩负着保障住院病人用药的重任。4月9日这一天上班的很多同事由于不清楚交通管制情况,历经“艰难”才能赶回医院,有的公交转步行半个多小时,有的“打车”绕道荔湾、越秀近2小时才回到医院......。对于部分同事无法回院的情况,一位怀孕9个月的同事为了班组工作的正常开展,她克服困难回到了工作岗位。
服从大局勇担当,坚守岗位尽职责
随着管控力度的加强,4月11日晚医院为维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要求人员只进不出。科室从大局出发,为保障药学部的正常运行,动员并安排了各班组派人留守值班。因为住院西药房需维持正常工作,保证住院病人用药,需要到岗的人员较多。住院西药房的药师积极响应,共13位药师留守医院值班。在班组动员大家留守医院时,作为药房的“老大姐”五十多岁的冯药师马上响应报了名。班组长认为她年龄较大暂不用考虑留守,她说:“我先生作为人民警察,他已经留守在单位了,我作为医务人员,也应该留守医院。”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医务人员的抗疫热情!
负责领药、加药的同事由于受管控原因不能回院上班,留守的同事除了做好本岗位工作外,积极分担领药、加药的工作,齐心协办保障住院用药。“以病人为中心,以抗疫为己任”,是我们共同的理念。
勤练功,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为落实医院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加强药学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控能力,药学部要求每个班组防护服穿脱流程每周一练。住院西药房成立“防护服穿脱流程二人学习小组”,在班组院感防控督导员指导下,组员两两监督,互相学习。做到人人熟练掌握防护服穿脱流程,能够随时应对疫情突发事件,或配合医院参与外派核酸检测等工作,“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八、检验科,员工人数70人,其中中共党员人数42人。
以身为盾,筑牢生命防线
一方有疫,全员响应
4月初,上海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广东省卫健委急召下,全科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前往上海支援,经科室深思熟虑,在严重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仍委派两名核酸检测骨干火速驰援上海,其他人则默默地主动承担起他俩的工作。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4月中,病毒又在家门口蔓延开来。不幸的是医院及周边被列为管控区,幸运的是检验人不畏惧、不退缩,主动申请留院坚持工作。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科室负责人带头,党群积极响应,以科室为家,同吃同住同工作。为保证管控期间每一份报告准时发出,科室实行24小时连轴转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抗疫的同时,保障了正常医疗工作的检验服务。
历尽艰辛,经受考验
5月中,检验科迎来ISO15189实验室认可复评审,受疫情影响,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评审,线上的评审工作量巨大,经过三天严格细致的审查,评审专家一致认为检验科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完整且运行有效通过此次复评审。尽管这不是第一次评审,但却是最难忘的一次,因为每个人深知这其中的艰辛。
关关难过关关过,检验人都是背光英雄,在外人看不见的实验室里用自己踏实肯干、默默无闻奉行着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九、药学部出院取药处,员工人数4人,其中中共党员人数2人。
优化取药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药学部出院取药处,成立于2019年,日常工作员工3名,担负着全院近三分之一临床科室(2号楼和6号楼)出院药品的接收、核对与发放。据统计,每月约有4000条医嘱用药,从出院取药处发出,包括中药饮片、西成药、代煎中药以及膏方。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2022年第二季度出院取药处还出色地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一)开放6号楼全部临床科室的出院带药服务
随着发热门诊改造完成,6号楼的临床科室重新开科。出院取药处也逐步开放对6号楼临床科室出院带药服务。在发放出院带药的同时,我们还仔细核对每条医嘱,发现问题及时跟相关部门沟通,并协助做好出院宣教工作。
(二)仔细统筹,顺利完成出院取药处搬迁
根据医院规划,出院取药处拟搬迁至8号楼一楼,该处跟出入院办理处位于同一楼层,可以方便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后,即可取药直接离院。装修之初,出院取药处全体员工发挥主人翁精神,群策群力,对装修图纸进行了多次修改优化。图纸确定后,于2021年11月正式进行装修改造,历时大半年,在医院总务科、保卫科、设备处、网络科等多部门的支持下,出院取药处于2022年2月完成了装修改造,并定于2022年3月13日整体搬迁至新址。为使搬迁顺利进行,确保万无一失,出院取药处前期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3月13日上午出院取药处照常服务,中午全部员工便全部到场,在半天时间内完成了本次搬迁与安置,包括设备、货架、药品,并在新址按科室出院带药量的情况放置药架和药品。3月14日出院取药处在新址正式投入使用,并在旧址做好对病人和相关科室的搬迁指引工作。
(三)开通膏方发放,出院带药一站式服务
在科室领导、网络科、药学部相关班组的支持和配合下,出院取药处于2022年5月开始发放2号楼和6号楼全部临床科室及5号楼部分临床科室的出院膏方。出院取药处已经做到中药饮片、西成药、代煎中药、膏方一站式发药,方便患者不用来回奔跑,得到患者一致好评。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医院业务量不断增加,住院人数也逐年递增,出院取药处工作量也日益增加,在原有工作人员不变的情况下,急需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在网络科的大力支持和药学部各班组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开发出院带药确认系统并顺利运作,通过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运用条码识别技术,使中药饮片、西成药、代煎中药、膏方的出入库、院内转运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追溯,提高了药品管理水平和出院取药处的信息化水平。目前,出院带药确认系统运作顺利,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服务质量。
十、药学部煎药中心(含膏方车间),员工人数20人,其中中共党员人数1人。
(一) 无惧困难,迎难而上,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药学部煎药中心(含膏方车间)负责我院住院部中药汤剂煎煮、配送、膏方生产工作。在2022年第二季度,共煎煮中药汤剂约53081人次(143792剂),平均工作日日煎煮量约786人次(2130剂);共产出膏方7094料。
4—6月开始进入夏季,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煎药中心和膏方车间在启用全部设备的情况下,工作环境温度平均达到35℃或以上,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工作,工作人员的体能消耗极大,休病、产假的员工数量增加、兼顾值班发热门诊药房的工作,也让班组的人力资源出现紧张的局面。随着疫情形势得到暂时的缓和,医院的住院部业务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攀升,面对日益增加的住院煎药、膏方生产工作任务和高温潮湿的工作环境,煎药中心和膏方车间通过不断调整、压缩班次、优化人力资源、合理安排加班,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二)运用互联互通技术实现“出院袋装煎药”闭环,保证煎药质量,提高临床服务满意度。
随着新HIS系统的上线使用,煎药中心向系统工程部提出了改造的需求,从领取待煎煮中药饮片、实时打印汤剂标签、发药登记、封箱,目标是要做到中药汤剂在我院全科闭环。经过多次的方案修改和调测,在2022年6月“出院袋装煎药”的中药汤剂首先实现封箱功能,出院药房通过扫描封箱码能接收相关医嘱数据,煎药封箱信息和出院药房发药系统同步数据,实现闭环管理。
“出院袋装煎药”的闭环管理,使出院汤剂信息在煎药中心和出院药房之间数据互通。优化了药学部出院煎药的管理模式,确保“出院袋装煎药”送药的真实准确性、降低出错率,在煎药中心和出院药房内可追溯;出院药房的药师在发药时能通过系统查看医嘱内容,给患者做好发药交代和安全用药指导,把合理用药充分落到实处,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全方位提升我院药学服务水平。
(三) 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战疫”可同。
2022年4月9日,新冠疫情在广州白云区爆发,政府的防疫防控政策大范围管控广州市白云区,交通封控让我院医务工作人员上班一度受阻。我院虽在管控范围内,但住院部的中药汤剂煎煮任务依然保持正常水平。当天仅有3名家住大学校区的同事能够回煎药中心工作,其中一人是班组长,他既需要完成生产工作又需要兼顾疫情期间应急统筹事宜,因此约156人次385剂的煎煮任务落在2.5名人员身上,当天的煎药、送药任务十分艰巨!他们三人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从上午8:00到下午18:30不停工作10多个小时,终于完成当天的煎药送药任务,在19:00前把所有应配送的中药汤剂送达病区供患者服用。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升级,多名煎药中心的同事被封控在家范围内不能回院上班。4月11日,煎药中心在岗的8名工作人员,其中一位同事是急性肺栓塞愈后复工,他们面对当天约786人次2160剂的煎药任务依然毫不畏惧,从上午8:00到晚上22:00连续不停工作至完成任务。
经统计4月9日—4月15日共7天的住院部中药汤剂医嘱,日平均量约为974剂,该量接近正常的日均工作量,住院部汤剂煎煮工作量丝毫不减。为保证在院的患者能正常服用中药汤剂,煎药中心家住在非封控区的同事均自动请缨,主动申请留宿医院,随时候命。
4月12、13、14日,煎药中心接院领导的工作任务,连续三天为全院在岗医务人员(含第三方人员等)提供风温汤剂共2000剂。由于时间紧迫、人员严重紧缺,煎药中心既要完成住院汤剂的工作任务,又需要煎煮、包装、派发风温汤剂,任务十分艰巨。为保证住院汤剂、风温汤剂双重任务两不误,煎药中心从4月12日开始连续三天,每天6:30开始煎煮风温汤剂,同时在门诊中药房的在岗人员支援下,共同完成当天的汤剂贴标签、外包装、派发等工作,保证连续三天的15:30都能准时开始派发汤剂给各科在岗人员。
“上下同欲者胜”,人人欲战则所向无前,只要上下同欲,就没有过不了的坎,就一定可以战胜疫情。虽然疫情暂时没有办法能够完全地控制,可是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应对,面对疫情我们能快速、积极、高效地制定相应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将”。煎药中心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面对艰巨的工作任务毫不畏惧,心里始终燃烧着一团火!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部门的正确带领下,我们能把防控工作做好,我们能专心致志完成本职工作,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用药质量和用药准时;我们始终坚守岗位,恪尽职守、默默奉献,守护患者健康,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构建坚实后盾、贡献力量。
十一、急诊科输送组(新东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员工人数12人,其中中共党员人数0人。
病人至上,用心服务
急诊科输送组共12人,其中院内输送6人,120出车6人。
急诊科是一个生与死较量最激烈的战场前沿,那里都是冲锋陷阵的勇士。他们中有的在院工作十几年,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都留在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肩负起“120”院前急救、转运、院内急救、送检查、送入院等输送工作及科室内务整理,以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与医护人员一起守护着这每一位患者。
疫情发生以来,急诊科所有输送员坚守工作岗位,“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这是他们每一个人秉承的信念。他们与医护人员一起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全力协助急诊患者检查、入院,帮助有需要的患者挂号、交费、取送单据等,为每一位患者提供舒心、高效的服务。
在每一个节假日,其他人可以与亲人、朋友欢聚一堂的日子,他们为了每一位患者的健康,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把无数个日日夜夜忙碌的身影留在了急诊科。在每一个白天,只要病人有需要,他们可以随时放下手中的碗筷,穿梭在科室的各个角落。在每一个晚上,只要接到任务无论多晚,他们都是走在茫茫夜色中最亮的那一抹身影。
他们时刻准备着,以自己全身心的热情为急诊科“120”院前急救及院内急诊工作的顺利开展尽上自己的一份力,配合确保“120”急救站“绿色生命通道”的顺利畅通。
十二、第三方保安公司(神之盾保安集团有限公司),员工人数175人,其中中共党员人数8人。
砥砺担当践初心 齐心协力护平安
2022年第二季度,保安部配合医院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主动服务、精准服务”,紧紧围绕疫情防控、治安保卫、消防安全等几大中心开展各项工作,经过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
(一)疫情防控不松懈 严防死守保安全
4月9日清晨我院被大量的水马隔断划为疫情管控区域,除急诊外全面停诊。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保安部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处置预案,对各岗位做好防疫措施,住院部道闸及重点岗位严防死守;在大门和北门增派人员安排至少6名队员值班,严格按管控要求做好急救服务的检查,解释暂停住院和门诊服务的原因,做好职工进出的健康码核查、出院名单的核准、应急车辆入院的审核等等。在管控期间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了医院大门、北门、13.14栋道闸、预检分诊、急诊、血透病人等各项工作的协助任务。
4月16恢复正常门诊后,我们积极高效、尽职尽责地协助医院各部门完成疫情防疫工作。协助门诊办在广场、南楼引导来院人员完成粤健通码的填写,协助完成全院职工三天两查的核酸检测并检查督促没有完成的职工,协助门诊办做好小西门取核酸点秩序维护,按照医院要求完成了在各门口严查入院人员健康码,确保全部绿码通行,不放过一例黄码和红码人员。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很严峻,5、6月广州疫情防控虽然稳定可控,但部分地区仍在封控,疫情反扑随时发生。保安队队严格遵守广州疫情防控措施及医院防控小组办公室的指示,筑牢医院第一道防线,确保医院安全稳定。据统计:4--6月份共查获黄码人员583人次,红码7人。
(二)未雨绸缪抓防汛 提前应对防洪涝
4--6月广州市降雨量增多。特别是据气象台预报,5月10日至13日我市将迎来今年最强持续性暴雨到大暴雨。在收到总务处、保卫科关于加强防风防汛相关工作的通知后,神之盾保安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要求保安部严格做好防汛准备工作。并作出防汛要点,第一:落实防汛责任;第二:建立防汛值班制度;第三:制定演练应急预案;第四:汛期可能出现的险情以及应对措施培训。按照公司部署我队精心组织,从严、从细、从深做好防汛工作,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5月1日大暴雨,值班班长汪怀儒院内巡查发现低洼地段积水情况严重,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做好防汛工作。5月10、13日,班队长组织部分队员罐装好沙袋并提前将沙袋堆放在重点科室和医院低洼处。2个月来多次开展对地下车库杂物清理和安全检查、门诊广场的雨棚检查和加固,每当台风暴雨来临前将广告牌放倒,大雨期间,加强全院各区域、各楼层巡查(重点3号楼),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并上报相关部门。
(三)筑牢安全防线,构建平安医院
为确保医院安全稳定,进一步加强安检员队伍管理,5月27日、30日由保安队长分别组织安检岗位人员工作会议,会议主要总结前期开展的工作,指出存在的问题,整改的方向,强调安检查获刀具的保管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6月21日上午,安检处X光机发现一把疑似管制刀具,书包的主人还穿着校服,男孩看着年龄不大,开包检查时发现刀具已开封,非常锋利,尺寸形状等已经完全符合管制刀具的标准,应急小分队立即将其带往警务室并联系三元里派出所处理。据统计:5月份门诊安检,地库安检登记管制刀共326把,其中233把已取回,73把收缴待销毁。6月份门诊安检,地库安检登记管制刀共437把,其中397把已取回,40把收缴待销毁。
先安检,再就医.我院实施“先安检、再就医”制度已满一周年。为了保护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有效提升我院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严防发生个人极端、涉恐爆等恶性案件和重大安全事件的发生,截止至2022年6月30日,通过安检发现的各类管制器具共3855把,以住院患者用的水果刀为主,其中3434把刀具按照合法程序取走,391把暂留存医院,20把达到法律标准的管制刀具已上缴公安机关。
(四)加强最小应急单元培训,提升处突能力
坚持落实最小应急单元队员每日报岗打卡。根据辖区派出所要求每日对应急单元成员上岗之前进行扫码报岗,每周最小应急单元进行1次培训,3次应急演练。
警医联动最小应急单元实战培训。为切实提高安保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按照保卫科要求,近日,保安部联合三元里派出所在消防微型站前开展“最小应急单元”实战演练培训。
根据“贴近实战、突出重点”培训要求,派出所专区民警阮毅彪警官详细讲解和示范了防暴盾牌、防暴钢叉等反恐防暴器械的使用方法,并以现场教学、亲身体验、交流互动等方式,对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进行了教学。
培训后,班长杨帆组织“最小应急单元”参训队员开展实战模拟演练,以理论与实战相结合的形式增强安保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高效处置能力,从而确保医院安全,共建和谐“平安医院”。
援沪医疗队
穿“粤”千里 同心守“沪”
2022年4月3日,在上海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及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部署,紧急派出全省17家省部属19个地市医疗机构的核酸300名新冠核酸检测人员驰援上海,全力支援上海新冠肺炎患者筛查工作。我院党委及全体院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行动,派出检验科何伟业、邓日辉组成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代表我院奔赴上海,参加抗疫。
4日下午,何伟业及邓日辉接到命令,带领几名组员进入浦东中科润达实验室检测三区投入战斗!该实验室使用的核酸扩增仪跟我们医院是同一品牌,为了抢得检测工作时间,他们主动担任培训师角色,边工作边向全体组员传授平时日常的宝贵经验。在当时“逢阳必报,逢阳即报”的要求下,检测小组非常高效的完成首次新冠核酸检测任务,检测组负责45台扩增仪上下机检测、数据分析、填写记录、查找阳性标本,该班次就发出核酸报告超过5万份!
随后转战到浦东华大火眼实验室。彼时上海新冠疫情十分严峻,感染人数不断攀升。他们所在华大火眼实验室,同样位于此次疫情最为严重的浦东区,实验室是火线、是战场,有时在30℃以上的环境里,穿着防护服,面对一个个潜在的高风险检测样本,需要保持平静的心态,精准完成各项操作,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与看不见的敌人对抗。在火眼实验室,两人不约而同地申请进入工作强度最大、风险系数最高的手工加样仓工作。这个决定,来源于广中医一院及检验科的规范化工作流程给予的信心和勇于担当的责任心!两人每天都绷紧生物安全这根弦,进仓前检查防护装备,进仓后集中精神注意每个细节。为了提高检测速度,何伟业建议实验室放弃仪器自动加样,采用更为辛苦但速度更快的手工加样方式,将实验室最大通量由单日10万管增加至13.2万管。
何伟业作为实验室手动加样仓仓内组长,为火眼实验室提供优化的实验策略,对检测环节上的质量进行把控,生物安全风险严格管理。邓日辉针对当日班次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提出整改方案,利于工作流程的进一步优化。
身为检测小组的质量组长,日常工作之余,何伟业每隔4天就给每名组员房间做物表采样及空气监测,最大限度的防止队员被感染或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巩固好广东核酸检测队的“家园”。 在上海多轮全民大筛查的情况下,核酸检测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工作繁重,实验结果不容许出现丝毫的偏差。高压之下,两人时刻以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展现冲锋在前、顽强拼搏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了我党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优良传统,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的革命精神。面对疫情防控的难点、堵点,争分夺秒抢进度,为上海的疫情防控,为保证上海的安全有序全力以赴!同时两人克服了频繁倒班导致的生物钟紊乱、口腔溃疡、失眠、头晕、腹泻等身体不适,整个援沪期间全勤出战,受到华大火眼实验室的认可和好评!
此次广东核酸检测队圆满地完成了支援上海核酸检测的任务,援沪连续奋战46天,共完成975万管,累计4523.3万人次的核酸检测,日均完成检测量约23万管,在人数不超各省援沪核酸检测总人数10%的情况下,核酸检测能力占各省援沪检测任务25%以上,是当之无愧的援沪王牌军和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