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基础重点学科
(一)、学科建设发展历史沿革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重点学科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教研室和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组成。本学科点1986年起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政府共建的重点学科, 2002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2年被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认定为最具特色和优势的项目。2003年以优秀通过“211工程”重点学科验收;2003-2005年进入“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阶段,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2006年验收再次获得“优秀”通过。学科拥有两个国家级精品课程-伤寒论和温病学、一个省级精品课程-金匮要略。学科点2002年申报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5年6月以优良成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期检查,2008年1月以优良成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验收。现学科带头人为林培政教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三个教研室是本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中医临床经典理论与教学研究中发挥重大作用。
(二)、医院学科建设主要研究方向
经过10余年建设,医院学科建设已形成了3个明确而稳定的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岭南温病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为国内一流的中医临床基础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1、中医临床经典(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理论与教学研究;通过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课程系列教材编写及相应临床课、实验课建设,创立多层次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了中医经典著作的教学质量,三门课程的优化整合以及中医临床经典课程的改革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居于领先水平。 2、经方治疗疑难病症(糖尿病、风湿性疾病)研究;以《伤寒论》蓄血理论为指导,提出气阴两虚、瘀热互结是糖尿病的主要证型,脾虚是消渴病的主要病因病机,首创泻热逐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率先提出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必须研究胰岛素抵抗,得到全国同行普遍认同。在《金匮要略》治痹思想指导下,提出顽痹虚实错杂,寒热相兼的新见解,并在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基础上创制了“通痹灵”系列方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以其独特的临床疗效受到国内外同行重视和赞誉。 3、岭南温病学研究(岭南医学文献研究、温病理论指导治疗疑难病及危急重证研究)。特别在2003年防治“非典”斗争中,岭南温病理论应用于非典防治成效显著。本学科专家刘仕昌、彭胜权、钟嘉熙教授首先介入中医药防治非典工作,参与广州地区多家医院非典会诊工作,疗效显著,为中医药抓住机遇,早期介入非典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主要研究成果
尤其在教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紧密结合临床、科研,创立伤寒论教学新模式” 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年);参与研究成果的“中医类专业课程优化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
1、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名称:
国际合作项目:
中医药治疗疑难病的研究/日本文部省(1996-19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作用机理研究 (1999-2001) 岭南常见病毒性疾病的湿热特征及证治机理研究(2007-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寒温并用中药复方防治流感的系统监控性临床与实验研究(2006-2008,国家科技“十一五”支撑计划) 刘仕昌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2005-2007,“十五”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补阳还五汤有效部位对脑缺血后脑内IL-1系统的作用(2002-2004) 通痹灵对CIA小鼠滑膜IL-1β.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1998-2000) 脾气虚证与HLA-Ⅱ类基因的关联性研究(2000-2003) 中西医综合治疗气分阶段非典型性肺炎的机理探讨(2003-2004) 麝香配伍冰片对脑缺血后血脑屏障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2004-2007) 补肾清毒法对乙肝宿主树突状细胞及其介导T细胞功能的作用(2007-2007)
2、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一共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