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委;中国中医药促进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与重建专业委员会骨坏死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外科委员及保髋工作组副组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关节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骨关节与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何伟教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股骨头坏死的研究。他是全国著名中医骨伤科学家袁浩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骨伤科学术带头人。主编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专业系列教材《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先进个人”、“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
30年来一直致力于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疾病的研究,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主编、副主编、主译专著及教材共7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收录10余篇。已培养硕士人30余人,博士19人、博士后3人,在读博士生6人,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联合培养博士2人。
1 流派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是岭南骨伤科最具特色的研究方向之一,经过袁浩教授、何伟教授等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现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卫生部重点专科骨干科室、全国中医髋关节病重点专科,是国内知名的股骨头坏死研究治疗基地、国家中医药局股骨头坏死协作组组长单位、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第一批牵头单位、广东省优势病种突破项目(股骨头坏死)负责单位,在股骨头坏死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从发病机制、诊断、保髋治疗(保留患者自身髋关节的治疗)、康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与新方法,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
袁浩教授(1926-2011)是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骨伤科、股骨头坏死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知青上山下乡先进标兵”等荣誉称号。袁浩教授大学本科接受的是西医医学教育,但对于中医从不排斥,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积极应用中医与民间医生的治疗方法,为广大病患者服务。1985年调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后,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对股骨头坏死的研究中来,是国内最早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系统研究股骨头坏死的专家,借助他在骨伤科、显微外科、中医药方面30多年的积累,不断探索,逐步形成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诊断、治疗、康复方法与学术思想。创立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合诊断、分型方法及中西医结合保髋治疗体系,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股骨头坏死中药新药——通络生骨胶囊,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何伟教授作为袁浩教授招收的第一位研究生, 袁浩教授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完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认识股骨头坏死方法上,深受中医思维影响,首先提出股骨头坏死“围塌陷期”概念,把塌陷前与塌陷早期作为一个整体思考,有利于认识、预防、纠正塌陷,也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从分析到综合、从孤立到联系、从静止到动态,因此,较传统的分期分型更有利于指导临床“保髋”治疗。在“围塌陷期”理论指导下自主创新一系列针对性强、效果优良的“保髋”治疗方法。此外,何伟教授主张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病理变化相结合,药物传统效用与现代实验研究相结合。治病遣药,常以辨证为基础,辅以现代诊疗技术,衷中参西,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四诊八纲与检验互参,从而提高疗效。袁浩教授、何伟教授学术思想可谓一脉并承、两学并继,并最终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和优势的岭南骨伤学术流派。
2 流派传承的特点
2.1 学术继承上“承古融今”
流派在传承中均注重对传统特色的继承,同时积极汲取新的学术思想。既保持流派传统特色,又努力发掘新的技术特色和优势,变中有持。如激素滥用和酗酒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尽管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激素和酒精导致脂肪细胞增多而引起的血液流变学及血清代谢异常已被不少学者证实。袁浩教授认为激素性骨坏死多数为痹症型,酒精性骨坏死多属于肾虚型。何伟教授发现“瘀”与血液流变学和脂质代谢异常有着密切关系,在股骨头坏死发病过程起着重要作用。他认为“瘀”贯穿股骨头坏死整个疾病病理过程,提出激素性骨坏死为湿热浸淫、气滞血瘀;酒精性骨坏死为肾阳亏损,脉络瘀阻。确立活血祛瘀法为ONFH总治法,从而形成中医药防治股骨头坏死体系。基于“瘀去新生”理论,在活血化瘀经典方剂“桃红四物汤”基础上加减,于2003年研制了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剂复方生脉成骨胶囊,作为院内制剂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2.2 流派特色上交融创新
流派的特色(思想、技术、方药等)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其原因包括代表传人对疾病内涵的理解的不同、社会疾病谱和人们医疗需求的改变、中医学术自身的发展、社会科技的进步等。这种变化在现代更为明显。而每一个改变都是一种创新,是流派自身学术的发展,是对新医疗需求的适应。如袁浩教授在上世纪70年代创立了血管束植入术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股骨头新生血管和骨形成,但能否保持股骨头支撑力使其不会发生塌陷是不确定的,与手术技术和适应症的选择密切相关。到90年代后,何伟教授采用中西医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股骨头坏死,提出的股骨头坏死“围塌陷期”概念、诊断、治疗方法在学术界独树一帜;创新性开展微创打压支撑植骨技术、带血管骨瓣移植技术治疗围塌陷期股骨头坏死,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经历了20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至2014年,又创新性开展经外科脱位技术病灶打压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使坏死股骨头的病灶清除更加彻底,没有盲区,充分植骨,大大缩减了患者卧床或不负重时间,体现了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2.3 人才培养上会校结合
流派的传承,说到底是人的传承。何伟教授非常注重流派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积极创办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关节病专业委员会,创办临床与基础医学讲习班,拓宽了流派传人的理论视野和临床思路,增加了流派传承的力度,有利于流派特色的充实及创新。他也注重传统师承与学校教育结合,较早的设立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为流派的发展和交融,作出了重大贡献。
2.4 传承方法上注重跟师
多临证、跟名师,是流派传承的优良传统。特别强调学生弟子尽早跟师临床的重要性。弟子在校读书期间就开始安排到门诊见习, 跟师临证,将学校教育与师承收受有机结合。学生们跟师临证的时间和环境很灵活,学习之外的时间都可以到门诊跟师见习。
3 流派的人才培养
着力培养流派骨干和代表性传人。培养方法应坚持中医学的教育规律,注重医能、医技、医德的培养,挑选好传承人,对有较好基础和苗头的传人应着重进行个性化培养,多临床,勤跟师。传承的主要内容是流派的核心特色——优势诊疗病种和特色诊疗技术(包括诊断技术、治疗技术等)。在总结流派学术思想和理论渊源的同时,注意挖掘有中医药特色,有临床价值,实用简便的特色技术和方药。对这些特色技术要采取政策保护、专利保护、文献保护等各种方法,使之能保存下来,传承下去。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中医药发展的转型期,做好中医学术流派及其优势特色的整理、研究、挖掘和传承,对提升中医学术水平,提高中医临床诊疗能力,适应现代疾病谱的改变,避免中医西化等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