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临床医案
患者姓名:江某 性别: 男 出生日期:1960-01-29
就诊日期:2020-01-08 初诊、复诊:初诊 发病节气:小寒
病人一般情况和诊疗过程: 江某,男性,60岁。因“反复心悸1年余 ”来诊。患者1年多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失眠,无胸闷痛,无手抖,无多食易饥,无气促,无下肢水肿,到外院行心电图检查,提示为窦性心动过缓,频发房性早搏,偶发单源性早搏,甲状腺功能、电解质、心脏彩超等检查未见异常,冠脉CT提示前降支狭窄45%,外院考虑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改变,予培哚普利、瑞舒伐他汀、比索洛尔等治疗,也曾自服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等中成药,但症状改善不明显。近1周自觉心悸较前加重,休息、服药均无缓解,遂来就诊。初诊:诉心悸怔忡,偶伴胸闷,口干不欲饮,时泛痰涎,肢体困重,失眠多梦,舌淡红,苔白厚干,脉滑结。
中医诊断:心悸(痰浊中阻兼肝肾不足);西医诊断:频发房性早搏。
辨证分析与立法:辨证分析:心悸之证,虚多实少,虽有实证,亦多属本虚标实,或虚实混合之类。故临床辩证,首先分清虚实,对付本虚标实,虚实混合者,尤应辨明标本缓急,虚实多少。治疗大法,虚证以补气、益血、滋阴、温阳为主,佐以宁心安神;实证可用清火、化痰、行气、祛痰等法,注意勿伤正气;本虚标 实,虚实混合之证,黄教授认为,患者病程日久,中医虽有“久病必虚”之说,但尚不能因此而先入为主地以补为主进行用药,必先明辨虚实,视其邪正方能下药。现患者诉偶有胸闷,时泛痰涎,舌诊示苔白厚,脉滑等为痰浊中阻之象;心悸怔忡,口干不欲饮为肝肾不足,心火偏亢之象;中医辨证施治以豁痰宽胸、滋补肝肾为主,处方拟“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二陈汤、六味地黄汤”加减。
处方:瓜蒌仁15g 薤白15g 法半夏15g 橘红15g 茯苓15g 白豆蔻15g 甘草5g 山药15g 熟地黄20g 牡丹皮15g 泽泻15g 丹参15g
医嘱:慎起居;畅情志;避风寒,防感冒;饮食宜淡忌肥甘厚味。
2020-01-15二诊:患者诉心悸有所减轻,但适逢感冒,有咳嗽、鼻塞流涕等不适,因此方药有所调整,在前方基础上伍用杏苏散:瓜蒌仁15g 薤白15g 法半夏15g 橘红15g 桔梗10g 苦杏仁10g 前胡10g 紫苏叶10g 百部10g 甘草5g。
2020-01-22三诊:诉感冒症状已痊愈,心悸、胸闷、口干等症较初诊时明显减少,胁肋部轻微胀闷感,本次见舌淡红,舌苔白厚,脉弦。黄教授认为目前肝肾不足之证已不明显,痰浊气滞为主要矛盾,目前当以疏肝解郁、化痰导滞为法,予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以善其后:柴胡15g 枳壳15g 白芍15g 香附15g 陈皮15g 蒲黄10g 五灵脂10g 党参10g 法半夏10g 大枣10g 甘草10g。
药后患者心悸显著减轻,已无胸闷、胁痛。后继服7付。至今未反复。
体会 心悸是心脏常见病证,为临床多见,除可由心本身的病变引起外,也可由它脏病变波及于心而致。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以惊悸、心动悸、心下悸等为病证名,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损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中提出心悸当“责之虚与痰”的理论。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且“虚微动亦微,虚甚动亦甚”。 现患者诉偶有胸闷,时泛痰涎,舌诊示苔白厚,脉滑等为痰浊中阻之象;心悸怔忡,口干不欲饮为肝肾不足,心火偏亢之象;中医辨证施治以豁痰宽胸、滋补肝肾为主,处方拟“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二陈汤、六味地黄汤”加减。《金匮要略心典》提到:“胸痹不得卧,是肺气上而不下也;心痛彻背,是心气塞而不和也,其痹为尤甚矣。所以然者,有痰饮以为之援也。故于胸痹药中加半夏以逐痰饮。”瓜蒌薤白半夏汤君以薤白,滑利通阳;臣以栝楼实,润下通阻;佐以白酒熟谷之气,上行药性,助其通经活络而痹自开,而结中焦而为心痛彻背者,当加半夏,和胃而通阴阳。二陈汤中半夏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又和胃降逆,橘红既可理气行滞,又能燥湿化痰。两者相配,不仅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而且体现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六味地黄汤中熟地黄为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丹皮清泄虚热,与泽泻共泄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诸药合药,既能豁痰宽胸,又可滋补肝肾。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多变,黄教授因病施治,随证加减,分别予以杏苏散、柴胡疏肝散、失笑散等,疗效无不立竿见影。
梁柳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