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站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刘凤斌教授简介
    • 刘凤斌工作室简介
  •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成才要素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 学术成就
    • 学术专著
    • 立项课题
    • 主编教材
    • 研制制剂
    • 科研奖项
    • 学会任职
  • 弟子业绩
    • 传承弟子
    • 弟子感悟
    • 学生/弟子研究其思想论文/著作
  • 名医风采
    • 个人剪影
    • 媒体报道
    • 生活逸事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成才要素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首页 > 名医研究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不伴有食管炎)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8日 09:41:00

患者姓名:陈某    性别:女         出生日期:56岁

就诊日期:2022年10月13日复诊        发病节气:大雪


主诉:反酸烧心10年余,加重3周。


现病史:患者10年余前出现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烧感,症状反复,间断服用PPI及中药治疗,症状可缓解。近3周反酸烧心症状加重,伴咽喉异物感、咽痒咳嗽,咳嗽带血丝,情绪焦虑,夜间平躺时症状明显加重,服用泮托拉唑不能缓解,现服用耐信和达喜仍不能缓解,纳可,眠差,小便正常,大便日行1次。


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


过敏史: 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正常面容、神志清楚、查体合作。


辅助检查:暂无。


中医诊断: 吐酸病


证候诊断: 肝胃郁热证


西医诊断: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不伴有食管炎


治    法: 疏肝解郁,清热制酸


处    方:

白术10g       土茯苓20g           紫苏梗15g

太子参20g     蒲公英20g           大腹皮10g

麸炒枳壳10g   煅赭石(先煎)15g    黄连片5g

制吴茱萸3g    海螵蛸30g           栀子炭10g

栀子15g       白鲜皮10g

每日一剂,水煎煮为250-300ml,饭后一次温服。


1、胃肠舒片 4片/次 tid

2、消胀片   4片/次 tid


复诊: 反酸、烧心较前减轻,偶有腹胀,矢气后缓解,饭后有咽喉异物感,仍有咳痰,晨起痰多,色白质黏,微有口干口苦,纳可,眠差易醒,入睡难,噩梦多,大便1-2日/次,不成形,时见未消化食物,大便后左下腹疼痛,小便调。


心得体会:肝胃郁热型见于GERD早期,肝为风木之藏,主藏血而内寄相火,性喜条达,功擅疏泄,怒气伤肝则气逆动火,木火上炎,邪热犯胃,导致肝胃郁热,逆而上冲,气机失调,治疗时注意药物的润燥适当在降逆药中少佐升散之品使升降得宜。可用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土茯苓配蒲公英、白鲜皮解毒,紫苏梗理气宽中,煅赭石、制酸止痛,大腹皮下气消胀,太子参益气养胃生津,栀子炭清热止血。复诊时反酸烧心症状减轻,但仍有腹胀,大腹皮加量,加北柴胡疏肝解郁,郁金配丹参消胀止痛,麦芽神曲消食和胃解郁。治疗的同时要重视调理情志,避免精神的刺激,少食多餐,勿大量饮酒和进食刺激性的食物,劳逸结合,坚持综合治疗,使肝气得舒,胃府得降,方可治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