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站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刘凤斌教授简介
    • 刘凤斌工作室简介
  •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成才要素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 学术成就
    • 学术专著
    • 立项课题
    • 主编教材
    • 研制制剂
    • 科研奖项
    • 学会任职
  • 弟子业绩
    • 传承弟子
    • 弟子感悟
    • 学生/弟子研究其思想论文/著作
  • 名医风采
    • 个人剪影
    • 媒体报道
    • 生活逸事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成才要素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首页 > 名医研究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胃痞病(慢性胃炎)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1日 11:57:48

患者姓名:陈××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58.6.27

就诊日期:2022-11-12                              发病节气:立冬


主诉:反复腹痛腹胀10余年


现病史:有慢性胃炎,胃窦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病史。近一年来,胃腕经常疼痛,膜胀,并有沉坠感,逆气,食物时每有吞咽不利,纳食不佳,喜热饮,有时呕吐,每逢着急或情绪不愉快时,则病情加重,思想较为紧张。大便不实,小便黄。舌苔白腻,脉弦。形体消瘦,精神尚可。


既往史:无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无


辅助检查:2012年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2021年6月29日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多发小息肉,病理:胃底不典型增长、肠化  


中医诊断:胃痞病


证候诊断:脾胃不和,气机不调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


治    法:和脾胃,调理气机


处    方: 旋复花(布包)9 克,代石(布包)15克,广陈皮香附、扁豆花各9克,砂仁、香各 6 克,建曲、谷芽、麦厚朴各9克,通草6克,获举9克,制半夏6 克,杭白9克,甘草6克。3付,水煎服。


复诊: 服药后胃脘痛减,尤以2小时内最为舒适。纳食略增,仍逆气不除,大便不实,日数行,周身无力。苔白腻,脉弦细。拟用理气调中,健脾止泻法。方用:旋复花(布包)9 克,代石(布包)15克,广陈皮9克,砂仁 6克,广木香9克,藿香6克,扁豆花、建曲各9克,麦芽15克,党参9克,茯苓12克,莲子9 克,危煨诃子12克,莱菔子(炒)9克,甘草3克。3付


心得体会:本例属祖国医学“胃院疼”、“开胃不和”的范畴。其原因多为脾虚,胃不和,气机不调,运化失司所致。脾胃功能减弱既可以引起气机失调,又可导致肝气乘脾,故出现胃院痛,腹胀,逆气,纳食不佳,呕吐,喜热饮等症状。患者原有慢性胃炎,胃窦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病史。据临床观察,慢性胃炎多出现虚实挟杂或寒热错杂的症候群,胃窦炎则多出现胃阴不足或胃热较盛的症候群。根据以上症状来判断。本病不是胃窦炎,而与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作有关。在治疗上采用先驱邪,后扶正,标本兼顾的办法。先后共服30余剂而愈,至今未发。在固本治疗中,健脾药并未多用,而以和脾胃,调理气机为主,使脾胃功能渐渐恢复。方中旋复花、代石降逆止呕;广陈皮、根壳、厚朴莱蔽子、广木香调理腹中气机;青皮、香附疏肝理气,建曲谷芽、麦芽和胃消食;扁豆花、董香、半夏、砂仁温中化浊和胃止呕;党参、莲子、甘草健脾补中;通草、获苓淡渗利湿;诃子固肠止泻。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