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姓名:李某 性别:男 出生日期:
就诊日期:2022-1-12 发病节气:
主诉:反复右上腹隐痛5月
现病史:
患者于2021年9月、12月查肝胆胰脾彩超均提示胆囊息肉(最大约7*5mm),现患者精神好转,但仍时而右上腹隐痛,伴有口干、稍口苦,矢气,纳眠可,大便稀烂,日行2-3次,小便调。舌淡,苔薄黄,边有齿痕,脉沉弦。
既往史: 甲状腺结节
过敏史: 无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2021年9月、12月查肝胆胰脾彩超均提示胆囊息肉(最大约7*5mm)。
中医诊断: 胁痛病
证候诊断: 肝胆湿热证,痰浊阻络证
西医诊断:胆囊息肉
治 法: 清肝利胆,祛痰通络
处 方:
柴胡10g,黄芩片10g,当归尾15g,赤芍20g,广金钱草30g,鸡内金30g,郁金15g,木香(后下)10g,醋三棱10g,醋莪术10g,乌药15g,重楼9g,土鳖虫10g。
复 诊:2022-3-17
患者诉服药后右上腰部疼痛好转,现症见:晨起口干欲饮,无口苦,纳可,眠一般,易醒。二便正常。余无特殊不适。2022-03-02我院复查彩超:胆囊息肉(6*4mm)
舌淡暗,苔薄白,水润,边有齿痕,脉沉弦。
二诊处方:
柴胡10g,当归尾15g,赤芍20g,广金钱草20g,鸡内金30g,木香(后下)10g,醋三棱15g,醋莪术15g,重楼9g,土鳖虫10g,土茯苓20g,乌药15g,大黄5g。
心得体会:
胆囊息肉属中医学“胁痛”“胆胀”“痞塞”“积症”等范畴,《灵枢·胀论》云:“胆胀者, 胁下痛胀, 苦中苦, 善太息。” 息肉,多由血瘀痰凝水停而化生。胆囊息肉病位在胆,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为本虚标实之证。
患者时而右上腹隐痛,伴有口干、稍口苦,辩为肝胆湿热证,治宜清肝利胆,祛痰通络,方用大柴胡汤加减。柴胡为君药,入肝、胆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积聚,故可疏利肝气郁滞、少阳气机,疏散胆腑郁热。刘教授守原方柴胡为君药,配臣药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芍药改赤芍,止痛同时增加活血祛瘀之效,更加郁金、当归、三棱、莪术共奏活血通腑佐助之功;乌药配伍木香芳香理气,助胆汁排泄;重楼清热解毒;土鳖虫通络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