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站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刘凤斌教授简介
    • 刘凤斌工作室简介
  •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成才要素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 学术成就
    • 学术专著
    • 立项课题
    • 主编教材
    • 研制制剂
    • 科研奖项
    • 学会任职
  • 弟子业绩
    • 传承弟子
    • 弟子感悟
    • 学生/弟子研究其思想论文/著作
  • 名医风采
    • 个人剪影
    • 媒体报道
    • 生活逸事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经验方
  • 成才要素
  • 养生之道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首页 > 名医研究 > 典型医案 > 医案医话
胁痛病(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8日 13:36:55

患者姓名:谢某        性别:男                出生日期:

就诊日期:2022-2-17                             发病节气:

主诉:上腹部绞痛1周

现病史:

患者于1周前进食油腻后突发上腹部绞痛不适,呈阵发性发作,伴食欲减退、厌食油腻,无发冷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促,无反酸暖气,无腹泻腹胀,立刻送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急查肝功能提示谷草转氨酶94U/L,谷丙转氨酶63U/L,胆红素40.33μmol/L,直接胆红素20.96μmol/L;上腹部CT提示不均匀脂肪肝、胆囊多发小结石、肾结石,考虑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予泮托拉唑肠溶片、盐酸屈他维林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熊去氧胆酸胶囊等治疗后,腹痛明显缓解,外科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绝。现症见:无明显腹痛,无恶心呕吐,无口干口苦,纳眠可,二便调。现为求胆囊结石保守治疗就诊。舌暗,苔薄,脉滑数。

既往史:2年前曾有左肾结石发作时,在外院行体外激光碎石。 

过敏史: 无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肝功能:谷草转氨酶94U/L,谷丙转氨酶63U/L,胆红素40.33μmol/L,直接胆红素20.96μmol/L;上腹部CT:不均匀脂肪肝、胆囊多发小结石、肾结石,考虑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

中医诊断:胁痛病

证候诊断: 脾虚肝旺证,肝胆湿热证

西医诊断: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治    法: 疏肝利胆,健脾祛湿

处    方:

柴胡10g 当归10g 赤芍20g,茯苓15g 广金钱草20g 鸡内金20g,郁金10g 木香(后下)16g,虎杖20g,麸炒枳壳15g,白芍30g,法半夏10g,乌药15g,穿破石20g,瓦楞子(先煎)30g。

复   诊:2022-03-03

诉服中药有明显下腹痛腹泻,泄后痛减,已服5剂。现症见右胁肋部胀闷不适,无明显无腹痛,纳眠可,二便调。舌红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腻。

处    方:

柴胡10g,当归10g,茯苓15g,广金钱草20g,鸡内金20g,郁金10g,木香(后下)16g,麸炒枳壳15g,白芍15g,法半夏10g,乌药15g,穿破石20g,瓦楞子(先煎)30g,广藿香15g。

心得体会:

   刘教授提出,慢性胆囊结石和/或慢性胆囊炎的病位不单在于肝、胆,更与脾胃密切相关,从脏腑辨证而论,应属肝(胆)脾(胃)同病,如叶天士指出:“木能疏土而脾滞以行”。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脾虚不运,可致湿浊内生,湿郁日久化热,郁蒸肝胆,肝胆失于疏泄,发为胁痛、黄疸。因此本病应重视从脾胃论治。处方采用大柴胡汤加健脾理气、利胆化石之品。刘教授守原方柴胡为君药;虎杖代大黄以内泻阳明热结,为臣药;芍药配赤芍,柔肝止痛同时增加活血祛瘀之效,更加郁金、当归共奏活血通腑佐助之功;法半夏燥湿和胃降逆,配伍木香芳香理气,助胆汁排泄;枳壳、乌药理气宽中。

   据现代药理研究,虎杖可抑制多种细菌,消除炎症,虎杖甙水解后可生成大黄泻素,有轻泻作用。患者服用后腹泻明显,遂去虎杖、赤芍,加藿香祛湿和中。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