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颂平教授是岭南罗氏妇科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非物质遗产“岭南罗氏妇科诊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深受广府文化影响。广府地区自唐宋以来已是对外通商的商埠,“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近代更是岭南商业贸易最为活跃的地区,同时,广府地区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较为频繁的地区。广府地区的地理优势不仅为广府文化增添西方之风、创新开放之气息,而且促发了广府地区中医妇科医家尝试中西汇通的医学实践或是医学理论研究,创新传统学术传承方式,结合时代特色,开展现代化的院校医学教育。
20世纪初,岭南广府地区最早的中医药院校教育机构之一,是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培育了许多优秀的中医人才,其中就有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罗元恺。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起源于罗棣华,盛于罗元恺,对现代中医妇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创始人罗棣华乃晚清儒生,以儒通医,在广东之南海、广州行医,善治温病与妇人病。第二代传人罗元恺受父亲罗棣华的医学启蒙及传承熏陶,于1930 年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5 年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担任该校校长,兼广东中医院院长。罗元恺积极参与建国后的中医教育事业,参与筹办广州中医学院,曾任副院长,是全国首位中医教授、我校第一位博士生导师。罗老擅长内、妇、儿科,精于妇科,是首批获中医妇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生导师,首批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组成员,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的导师,继承人罗颂平、张玉珍1994年获出师证书。罗元恺主编《中医妇科学》五版教材,首次提出“肾-天癸-冲任-子宫轴”的学说,是中医妇科学泰斗。罗元恺积极推进家系传承、师承教育、院校教育三者结合,建立起医疗、教育、科研综合的岭南岭南罗氏妇科流派团队。第三代传承人是罗颂平、张玉珍。
罗颂平教授从事中医妇科医、教、研工作三十五年,以罗元恺教授“肾-天癸-冲任-子宫轴”为理论指导,结合岭南地域特色,运用岭南罗氏妇科诊法,善于复发性流产、不孕等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与研究。她在罗元恺教授创制的中药新药“滋肾育胎丸”的基础上优化组方,在90年代初申报获批的医院制剂“助孕丸”,具有平补脾肾、固摄安胎作用,长期在临床使用,疗效肯定。近年来,罗颂平教授根据岭南妇女的体质与病证特点,为病人定制个体化膏方,并创新性地提出“岭南四季膏方”的理念,以岭南地理气候特点结合南药的用药特色,扬长补短,设计出素膏和无糖素膏、小料膏方等品种,形成岭南妇科四季膏方系列。目前已形成功效、适应证不同的妇科四季膏方近十种,分别用于女性调经、助孕、安胎、消癥、解郁,以及产后、术后的调理保健。
罗颂平教授根据罗氏妇科诊法特色与优势,主持开展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相关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乙等奖1项。主编国家级“十二五”“十三五”《中医妇科学》以及《岭南中医妇科》(案例版)教材,主编《罗元恺妇科经验集》、《全国中医妇科流派研究》等专著,积极开展岭南罗氏妇科诊法特色经验继续教育项目,多次在报刊、杂志、新媒体上推广介绍岭南罗氏妇科源流及诊法用药经验,不仅将岭南罗氏妇科诊法特色与优势融入岭南中医教材,还将岭南罗氏妇科的特色药膳与养生方法带进普通民众的生活中,有效推动了岭南罗氏妇科诊法的传承与发展。
2012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成为首批中医学术流派建设项目,罗颂平教授为工作室负责人。工作室建立流派内代表性传承人-主要传承人-后备传承人人才梯队。罗颂平、张玉珍重点指导曾诚、赵颖、朱玲、史云、廖慧慧5名主要传承人,郜洁、曾蕾、曹蕾等10名后备传承人。经建设,流派内人才济济,多位传承人成为国家二级学会常务委员或委员,在省内专业学会担任副主委、常委等职。在罗颂平教授带领下,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在广东省内及香港建立了6个流派传承分工作站,推广与传播学术经验,成为传承岭南学术流派的杏林摇篮,在中医妇科流派中产生良好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岭南罗氏妇科诊法”2017年被评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罗颂平教授为省级和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