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颂平教授中医教育思想
罗颂平教授对本科教学重视中医兴趣的培养,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模式”教学[1];对研究生教学重视中医经典、临床技能、中医文化、中医内涵的培养,提倡读经典,学原著,做临床,积极创新[2-3];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重视教学能力、教学技巧的培养,提倡通过教学组内的团队合作、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师生座谈等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注重教研室的建设,通过教师培养、教学团队建设、学科建设、专科建设不断提升教研室的实力。
二、罗颂平教授学术思想
罗颂平教授深受岭南罗氏妇科学术思想影响,重经典,尚阴阳。其硕士期间已专著于《黄帝内经》条文的研究探讨,对于后世《景岳全书》亦颇为推崇。勤于临证,勤于思考,勤于笔耕。罗教授禀承罗元恺教授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以阴阳学说为中医理论的核心,认为阴阳是女性生殖调节的核心,肾-天癸-冲任-子宫是女性生殖调节轴,妇人以血为基本。
1.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女性生殖调节的核心
罗元恺教授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8]。阴阳是中医本原与规律的反映,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法、治法、用药等各个方面,亦渗透于各专科的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诊病首先要分清阴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辨析病位所在之脏腑,拟定治则治法,调摄阴阳,最终目的是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提出肾-天癸-冲任-子宫是女性生殖调节轴。罗颂平教授认为女性生殖调节也以阴阳为核心,需要阴阳和调,水火既济。肾藏精,主水,水为坎卦,阴中有阳;心主火,火为离卦,阳中有阴。水火在于肾与命门,天癸为元阴,属于人体之元精,蓄于肾。命门火寓于肾水之中,为阴中之阳,水中之火。因此,水火既济,可以理解为肾与命门之协调,阴阳之平衡。天癸为元精,男女皆有,是生命之本源。
女性的月经周期分为月经期、经后期(卵泡期)、絪缊期(排卵期)和经前期(黄体期)四个阶段。在不同的月经阶段,阴阳气血的运行与消长有如潮水之涨落,月相之盈亏,呈现出太阴月节律。月经期属火(离)。重阳转阴,阳气推动阴血下泄,胞宫泻而不藏,血室正开,以泻为用,气血均以下行为顺,为了下一个周期的“藏”作准备。经后期胞宫、胞脉相对空虚,阴血亦相对不足,此期血室已闭,胞宫藏而不泻,蓄养阴精,阳气潜藏,为少阴之期。絪缊期(经间期)属水(坎)。经后期的蓄养,使阴精逐渐充沛,冲任气血旺盛,重阴转阳,阴精化生阳气,出现絪缊“的候”。此为乐育之时,又称为“真机期”。经前期阳气渐长,逐渐达到“重阳”的状态。阴精在阳气的鼓动、温化之下,表现为卵泡不断生长、成熟,子宫内膜渐渐增殖,阳气在阴精的充养、补充之下,表现为促进卵子排出并维持黄体功能,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为孕育做准备,如未妊娠,在阳气的鼓动之下,月经来潮,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阴阳气血周期性地消长变化,胞宫进行有节律的定期藏泻,也是阳化气,阴成形的体现。
罗教授认为摄生、治病的重要原则是平衡阴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妇科疾病的治疗也是如此。罗教授认为摄生须顺乎自然规律的变化而作息,使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的阳气一样生发、长养、收敛、闭藏,使机体的阴精在阳气的鼓动、温化之下蓄积、奉养,阴成形在阳化气的基础上充盛机体,阳化气在阴成形的基础上养护、协调机体。
月经的周期性变化离不开人体阴阳二气的转化,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由满而溢,藏泻有期,则经行有度。月经期的阳消太过、经后期的阴长不及,经间期的阴阳转化失调、经前期的阴阳生长不平衡,必然导致月经失常,故调经之法,须顺应月经周期性的阴阳消长。对张景岳之阴阳理论十分推崇,非常认同其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二、人身之本在肾脾,女性阴血常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为水火之脏,内寓真阴真阳,人仅此一先天,女性亦然,先天充则后天健,精足自能化血养肝以助肝用,精足自能济心以通心肾,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化生精微,充养先天,化生气血,血裕自能柔肝以助疏肝和肝用,血裕自能养心主血脉。经调而子嗣,故罗教授调经种子重视补肾健脾,顾护先后天之本,喜用归肾丸、左归丸、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四物汤等。
罗教授重视肾脾二脏在妇女养生、妇科疾病的发病、治疗中的关键作用,也并不忽略肝的重要作用。肝藏血,主疏泄,肝为多气多血之脏。肝体阴而用阳,肝用阳主疏泄须赖肝藏血体阴的基础充足,肝藏血充足,肝疏泄才能正常,妇人以血为本,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女性因经、孕、产、乳特殊的生理特点,数伤于血,处于相对血虚状态,所以肝之疏泄往往有失偏颇,故肝郁气滞在女性较为多见,大多较轻,可以自我调控,不发病,少数较重,影响冲任功能,发为多种妇科疾病。故疏肝须复肝阴养肝血,才能达到疏肝柔肝和肝用。肝体阴在其藏血之功,常通过补肾健脾,使肾精充,精能化血,血能养肝,使脾运健,气血化源充足,血旺自能充肝实肝,使肝藏血之功正常充足,疏泄的用阳之功才能更好发挥,故常在补肾健脾基础上疏肝柔肝和肝用。如肝气郁结者,在柴胡、郁金、川楝子、香附、青皮、橘叶、玫瑰花等疏肝解郁的同时,常配伍当归、白芍等养血柔肝,山萸肉、地黄、女贞子、桑椹子、枸杞子、旱莲草、桑寄生等滋肾养肝,党参、白术、山药等健脾益气扶肝,临证也常用定经汤、逍遥散加减。
罗教授认为女性因其特殊的生理特点而表现为阴血常不足,血不足,则血不化精,肾失所养,血不养肝,肝失疏泄,血不养心,水火不济,故在治疗妇科疾病中时时注意扶助阴血,目的在于使阴生阳长,阴阳平衡,常配伍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并注意补益健脾以助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在她创制的妇科膏方中充分考虑到女性以血为基本,血常不足的状态,以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白芍、丹参、鸡血藤等补气养血为基础,结合岭南地域特色,湿重易困脾,易热化,配伍苍术、炒扁豆、大腹皮、陈皮、藿香等健脾化湿,行气导滞,“养血育麟膏”中还有菟丝子、枸杞子、巴戟天、阿胶、紫河车等补肾填精助孕,适用于月经不调、高龄不孕、卵巢功能低下、子宫内膜薄等;“调经养血膏”中还有桑寄生、续断、熟地黄、川芎、柴胡、香附等补肾疏肝调经,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等;“健脾养血膏”中还有佩兰、布渣叶等祛湿健脾调经,适用于脾胃功能低下的月经不调、经行泄泻等。另外,还有滋阴养血膏、解郁养血膏、安胎养血膏、生化养血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