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马武华教授荣获第五届“中国杰出麻醉医师”称号

我院马武华教授荣获第五届“中国杰出麻醉医师”称号

我院马武华教授荣获第五届中国杰出麻醉医师称号

 

耕耘不忘,必有回响。413日,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2019年年会在青岛隆重召开。在大会开幕式上,我院马武华教授因在麻醉学事业中所做的突出贡献,经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全体委员投票,以最高票当选第五届中国杰出麻醉医师称号。此称号是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针对在职麻醉医师的行业最高荣誉,旨在嘉奖中国麻醉学界做出卓越贡献的麻醉学者。我院麻醉科主任马武华教授获得此次殊荣。

马武华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气道管理培训学校》执行校长,《气道与中医药研究室》主任。

做好气道管理是临床最核心的安全措施之一。根据美国ASA6000多例发生麻醉纠纷的的调查,39%和气道管理相关,英国做的全国调查也显示,2.5%00的患者会因困难气道死亡或脑严重损伤患者或气切等。

马武华教授长期进行困难气道处理的临床和中医药研究工作,曾经专赴耶鲁大学学习困难气道的处理和培训,2013年获得广州市医学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奖”,2016年获得国际气道管理协会(IAMS)颁发的气道管理“杰出教育奖”。20186月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分会颁发的“精英团队奖”,2018-9获得美国气道管理学会(SAM)颁发的国际讲者奖 。多次应邀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气道管理学会年会、南亚八国联合麻醉会议和亚洲麻醉与睡眠会议等做专题演讲。

主持和指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等10项,获得气道产品专利15项,主编专著三部,副主编大学教材1部,主译气道专著2部,参编11部,发表论文数十篇,气道产品专利获得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驼人科技创新奖二三等奖四次,优秀奖一次。培养博士、硕士20多人。为中国的气管管理更加安全和走向世界方面做了一点基础和原创性工作:

1 2008年原创气道管理专著《困难气道处理ABS流程与实践》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出版,并应邀在国内外36个省、自治区,50所大学(从北京协和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00多个城市(从中国-美国-欧洲-南亚)做专题演讲。

2 2011建立了我国首个《气道工具博物馆》,来自国内外十几个国家2000多位专家、医师和研发人员来我院参观交流。

3 2014年创新设计的《大白寻宝可视插管软镜青年医师挑战赛》经过四年的普及,2018年成为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年会临床技能大赛项目,促进了年轻医生气道管理水平的进步和提高,这项比赛有望推广到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

4 参与制定了我国《2014困难气道管理指南》、《2014气管导管拔管专家共识》和《2017困难气道管理指南》

5 2016年在医院的支持下,成立了国内首个《气道管理培训学校》,长年为医护人员提供气道管理培训服务。从2008年以来,为全国29个省市的麻醉医生、急诊医生、ICU医生和呼吸内科医生共1600多人进行了培训

6 2016年牵头和左教授、田教授在中国麻醉平台成立国内首个《中国气道管理网络公益培训班》,9000多位基层和偏远地区医师收益。

7 2016年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中国气道管理现状调查》,并因邀在《美国气道管理年会》做大会演讲,介绍中国气道管理的巨大进步。

8 2018年牵头建立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国首个困难气道管理联盟,涵盖全国16个省的几十家医院。

9 2018年受邀成为全球气道管理项目组(PUMA)专家,参与制定全球气道管理指南。

使一院成为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全国气道管理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全国区域麻醉培训中心,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全国骨科麻醉培训中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中医理论与实践培训基地》。带领的团队应邀在国内外做了300多场气道专题演讲和培训。2008年被遴选为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人才。

学术兼职:

国际气道管理学会(IAMS)副主席

全球气道管理项目(PUMA专家组专家

美国气道管理学会会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培训基地负责人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等

 困难气道管理的研究和普及是一项长期的跋涉,马武华教授在此领域囊萤映雪,无私耕耘,为来者点一盏明灯。

通讯员:唐志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