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站首页
  • 工作室简介
    • 吴伟教授简介
    • 吴伟工作室简介
  •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教育教学
    • 经验方
    • 养心闾
    • 临床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 学术成就
    • 学术专著
    • 立项课题
    • 主编教材
    • 研制制剂/发明专利
    • 科研奖项
    • 学会任职
  • 名医风采
    • 个人剪影
    • 媒体报道
    • 生活逸事
  • 弟子业绩
    • 传承弟子
    • 弟子感悟
    • 学生/弟子研究其思想论文/著作

名医研究

  • 流派渊源
  • 学术思想
  • 经验总结
  • 教育教学
  • 经验方
  • 养心闾
  • 临床医案
    • 医案医话
    • 视频
首页 > 名医研究 > 养心闾
二仙汤的功效“仙”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0日 03:22:25

医学指导/大内科吴伟教授

文/心血管科  都治伊、廖伟灿、施家希

在古代,但凡以“仙”字命名的中药、方剂、茶饮,例如仙灵脾、仙茅、威灵仙、仙方活命饮,这种命名方式意味着它们在千百年以来劳动人民抵抗某一种疾病过程中有着确切的疗效,甚至起到“神乎其神”的重要作用。本期介绍的“二仙汤”便包含了两种主药——“仙药”:仙灵脾和仙茅。

“二仙汤”,组成有仙灵脾、仙茅、巴戟天、当归、知母、黄柏。原出自上海曙光医院已故名中医张伯讷先生之手。虽然这个方子创立至今还不足百年,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方原本主要适用于肾阴、阳两虚造成的虚火上炎,任冲二脉不调的更年期综合征。

二仙汤的组成与方解

“二仙汤”,见于全国《中医妇科学》教材,因为方中有两味带“仙”字的中药而得名,这两味“仙药”分别是仙茅和仙灵脾。二仙汤组成:仙茅9克、仙灵脾9克、巴戟天9克、当归6克、知母9克、黄柏6克。功效:壮肾阳,泻肾火,又能滋肾阴,调冲任,燮理肾之阴阳。方中仙茅、仙灵脾温肾阳、补肾精,辛温助命门而调冲任共为君药。巴戟天温助肾阳而强筋骨,性柔不燥以助二仙温阳之力;当归养血柔肝而充血海,以助二仙调补冲任之功,二者共为臣药。知母、黄柏滋肾阴而泻虚火,即可治疗肾阴不足所致之虚火上炎,又可缓解仙茅、仙灵脾的辛热猛烈,故为佐使药。全方寒热并用,精血兼顾,温补肾阳又不燥烈,滋肾柔肝而不寒凉,主次分明,配伍严谨,简而精要,共奏温补肾阳,滋阴降火,调理冲任,平其失衡的药效。

图1   左图:仙灵脾(淫羊藿);右图:仙茅

二仙汤可以治疗高血压

除了更年期综合征,通过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辨证观,二仙汤还能通过灵活的化裁加减,应用于高血压,骨质疏松,慢性尿路感染,月经病,皮肤病,风湿病,神经精神疾病等。以高血压为例,从整体而论之,其发生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过度等因素,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致使气血阴阳失调,发为本病。人至老年,脏腑渐亏,气血不足,加之长期精神紧张过度或不良刺激,或嗜食肥甘厚味,致肝风内盛、痰浊中阻、瘀血阻络,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血失和。病变在肝,根源在肾。肾精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遂引发血压升高。吴伟教授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病,从根本上抓住该病的病机,以补肾为主,常用二仙汤合二至丸加减。女贞子、旱莲草(二至丸)补肝肾之阴;仙灵脾、仙茅(二仙汤)温肾壮阳,强筋骨,两药以补益肾阳为主,二至丸二仙汤合用,阴阳并补,使肝肾阴阳调合。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仙灵脾】①可提高大鼠耐缺氧能力,减慢大鼠心率,对肾上腺素能受体有阻断作用,有降低血管的外周阻力,抗心室颤动,扩张血管,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作用,有降压作用;②能增加冠脉流量,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③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及降低全血粘度作用;④有抗衰老、抗疲劳、耐缺氧作用,并有明显降血糖作用;⑤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能使阳虚模型小鼠血浆中分子物质降低、巯基升高,发挥助阳作用,能增强下丘-垂体-性腺轴及肾上腺皮质轴、胸腺轴等内分泌系统的分泌功能;⑥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仙茅】①有一定的抗焦虑、抑郁、镇静、抗惊厥作用。②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还能使小鼠心、脑中脂羯质含量明显降低,使肝脏中脂褐质也有明显降低趋势。③能抑制血栓形成。④可使动物生成期延长,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⑤对小鼠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一定的抗菌作用。⑥对细胞免疫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还能使小鼠血中 IgG 及总补体含量增高。⑦有明显的抗缺氧及抗高温作用。

临床验案

胡某,男,46岁,主诉:反复头晕头痛半年余,加重伴夜尿增多5天。症见:头晕头痛,与体位改变无关,无耳鸣、无呕吐,夜尿多,约7~8次/晚,无尿急尿痛,吸烟史多年,舌淡暗、苔薄白,脉弦滑。血压182/112mmHg,心率79次/分,律齐,中医诊断:眩晕(肝肾亏虚,肝阳上亢证);西医诊断: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治以补益肝肾,平肝潜阳,方用吴氏补肾降压方加味。处方:仙灵脾15g、仙茅10g、桑寄生30g、珍珠母(先煎)30g,女贞子15g、旱莲草30g、泽泻10g、益母草20g、豨莶草15g、桑螵蛸10g,炒金樱子30g、地骨皮20g。7剂,每天1剂,水煎服。西药予拜新同30mg、qd;贝那普利10mg、qd。补肾益心片(院内制剂,以仙灵脾为主药),5片,每日2次。

二诊:头晕头痛较前稍好转,夜尿较前减少,约3~4次/晚。血压152/96mmHg,心率84次/分,律齐,舌淡暗、苔薄白,脉弦滑,仍守初诊中药方,7剂,每天1剂,水煎服。西药同初诊时。

三诊:已基本无头晕头痛,夜尿明显减少,1~2次/晚,血压138/86mmHg,心率76次/分,律齐,舌淡暗、苔薄白,脉弦。守初诊中药方,7剂,每天1剂,水煎服。西药同初诊时。

四诊:无不适,夜尿0次/晚,血压126/78mmHg,心率82次/分,律齐,舌淡暗、苔薄白,脉弦。仍守初诊中药方,随访3月,无不适,血压控制良好,维持用药,补肾益心片巩固治疗。

结  语

二仙汤不仅能治疗女性绝经前后诸症,还可以治疗心血管病及临床各科病证,异病同治。其主治病机为肾中精气亏虚,水火失调。由此可见,临床应用并非守一方治一病,而要能知常达变,以证统病,决不能抛弃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之核心理念。

【吴伟主任简介】


吴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教授,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广东省高校特支教学名师,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继承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房颤中心医疗总监。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研究生常务副所长。国家教育部本科一流课程、拓金课程《中医内科学》负责人。主编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5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脉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专业委员会主委。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10项,主编或参编著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334篇,其中SCI 21篇。

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管控;心血管疑难病;冠脉介入及起搏器植入技术。

出诊时间:周一、四上午、周三下午(南楼岭南名医门诊4楼7室)。

【都治伊主治医师简介】


都治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201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学专业,取得硕士学位,2021年起攻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学同等学力中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从事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的中西医诊疗和研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广州数园网络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粤ICP备13060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