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绍祥教授简介

冼绍祥教授(1962.9-),男、汉族、广东省广州市人、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三批国家中医优秀临床人才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院长。

1962年9月出生于广东广州,1980年9月考入广州中医学院,1985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被选留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工作。1987年师从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广州中医 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欧明教授,199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后于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担任主治医师,1997年被聘为副教授,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2000年任医院副院长,2001年评为主任医师,2002年被聘为中医内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被聘为教授,同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被广东省政府授予 “广东省名中医”称号,同年成为中医内科学“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任医院/医学院院长,同年担任广东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临床专家组组长,主持制定广东省中医药治疗H7N9禽流感方案。2015年荣获广东省第十三届“丁颖”科技奖,并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及“全国中医医院医疗业务管理优秀工作者”称号。 2010年至2016年间,学术兼职国家重点学科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负责人,国务院、广东省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名医传承工作委员会会长等。

       历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正在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课题6项。主持的中医防治慢性心衰研究于2011年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特等奖、2012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国家教育部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SCI收录6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主、参编专著16部,其中包括担任《实用中医内科学(第二版)》副主编。其主编出版《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研究基础与临床研究》在全国发行,研究整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同行有较大学术影响,2015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二等奖。

在中医教学方面,迄今主持和参与17项教学课题,发表15篇教学论文,主编和参编10余部教材,主编研究生教材《现代中医内科研究》在研究生教学中应用,获得同行广泛认可。2015年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三五”研究生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研究》主编。迄今共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50名,博士后2名。曾获“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届教学名师” 、“新南方教学奖”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工作室简介

冼绍祥名医工作室挂靠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工作室团队主要由吴辉、于扬文、赵锋利、陈洁、叶桃春、周小雄、段骄(秘书)、袁天慧、凌燕、李艺等成员组成,团队成员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

工作室负责人:

吴辉,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介入心脏病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工作室主要成员:

于扬文,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科科长、重点专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医务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赵锋利,医学博士,副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区长,重点专科秘书。广东省中西结合危重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心脏重症监护委员会委员,是广东省第八批第二轮专业技术援疆干部。

陈洁,女,医学博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技科副主任医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康复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等职。

叶桃春,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科学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曾任内科教研室教学秘书和心内科秘书,兼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周小雄,男,医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防治临床及研究,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心衰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段骄,女,医学硕士,现任中医内科学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冼绍祥教授的工作秘书,世界中医药学会名医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4篇,参编专著4部,参与省部级课题7项,在本工作室团队担任秘书。

凌燕,女,主治医师,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心血管疾病、慢性咳喘、失眠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袁天慧,女,医学博士,现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工作。在国家CSCD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十余篇论文。参与多项国际及国内临床试验,以及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

李艺,女,医学博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科员,发表论文2篇,在本工作室团队担任工作室成员。



学术成就

1.中医内科五脏病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五脏病学》编委会编.-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3;

2.中西医诊疗与调养系列丛书.心功能不全与心律失常中西医诊疗与调养/冼绍祥,刘小虹,杨忠奇主编.-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4;

3.临床诊疗技术操作常规/冼绍祥主编.-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ISBN7-5361-2994-7;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2005年版/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 ISBN7-117-07290-3;

5.临床技能操作规范.冼绍祥,陈志强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实习指导丛书)ISBN7-03-016952-2;

6.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 ISBN978-7-5323-9303-9/R.2498;

7.中医内伤杂病临床研究.金实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  ISBN978-7-117-11829-3;

8.现代中医内科研究.冼绍祥主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 ISBN978-7-5478-0260-1;

9.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研究基础与临床.冼绍祥主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 ISBN978-7-5478-0485-8;

10.中医内科学.吴勉华,王新月主编.-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7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ISBN978-7-5132-0846-8;

11.中医护理康复指导.冼绍祥,全小明主编.-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0(临床护理操作必读)ISBN978-7-5091-5917-0;

12.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冼绍祥,全小明主编.-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0(临床护理操作必读)ISBN978-7-5091-5949-1;

13.专科护理指引和质量评价.冼绍祥,全小明主编.-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0(临床护理操作必读)ISBN978-7-5091-6008-4;

14.岭南内科进展2013,冼绍祥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8;

15.岭南内科进展2014,冼绍祥,郑志文,杨忠奇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8;

16.岭南内科进展2015,冼绍祥,杨忠奇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

17.岭南内科进展2016,冼绍祥,杨忠奇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