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减天麻钩藤汤(高血压方)
组成:天麻15克、钩藤20克(后下)、石决明30克(先煎)、黄芩15克、地龙10克、怀牛膝30克、夜交藤30克、益母草20克、杜仲20克。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活血。
主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病。
加减:苔黄脉数,重用黄芩30克或者加茵陈、栀子;兼阳明实热便秘加大黄或者虎杖;苔厚腻加茯苓、泽泻重用30克;头胀痛甚,加桑叶、菊花;肝肾阴虚,加龟板、白芍、代赭石。
(2)心痛方(冠心病方)
组成:瓜蒌15克、薤白10克、法半夏10克、陈皮6克、丹参15克、降香10克、砂仁6克(后下)、毛冬青30克、水蛭5克。
功效:宽胸理气,化痰活血。
主治:痰瘀互结之冠心病。
加减:气阴两虚,加党参(或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气虚甚,重用黄芪、五爪龙或者另炖人参;苔白厚腻加桂枝、茯苓、白术温化痰饮以通阳;苔黄厚腻,重用瓜蒌和毛冬青,加黄连、郁金、石菖蒲清化痰热以通阳。
(3)降脂方(高脂血症方)
组成:郁金15克、生山楂10克、丹参10克、大黄6克(后下)、绞股蓝30克、红曲5克。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活血。
主治:高脂血症。
加减:气阴虚,加何首乌、黄精;苔厚腻加莱菔子;苔黄厚腻,加黄连、黄芩、茵陈;肝火旺加决明子、槐花;纳差加布渣叶。
(4)心衰方(慢性心力衰竭方)
组成:制附子15克(先煎)、白芍10克、生姜10克、白术10克、茯苓30克、黄芪30克、防己10克、毛冬青15克。
功效:温阳活血利水。
主治:慢性心衰。
加减:气阴虚,加花旗参、麦冬;水肿甚,加猪苓、肉桂、泽泻或者五皮饮。
(5)定悸温胆方(心律失常方)
组成:法半夏15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党参20克、合欢皮15克、炙甘草6克。
功效:理气化痰,安神定悸。
主治:胆郁痰扰证之心律失常。
加减:若心律不整且心率快加黄连、黄芩、苦参;若心律不整且心率慢,加细辛、制附子;若阴虚明显加麦冬、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若痰湿甚,加石菖蒲、郁金、远志;若瘀血重加三七、丹参;气虚明显加五爪龙、黄芪、仙鹤草;若汗多、血压高加生牡蛎、生龙骨。
(6)失眠方(失眠方)
组成:酸枣仁30克(捣碎)、茯神15克、川芎10克、太子参15克、合欢皮15克、朱砂3克、栀子10克、淡豆豉5克。
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之失眠或者更年期失眠。
加减:烦躁不安,悲哀痛苦加浮小麦、大枣、炙甘草;阴虚火旺加百合、知母、生地;易惊醒加磁石、珍珠母;心悸不安加柏子仁、远志、茯苓;肝气郁结、闷闷不乐加柴胡、白芍、枳壳。
(7)化斑方(动脉粥样硬化方)
组成:桃仁10克、制大黄5克、土鳖虫10克、水蛭3克、海藻15克。
功效:化痰软坚、活血通络。
主治:全身动脉硬化症(颈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等)。
加减:气虚,加生黄芪、五爪龙;血虚加当归、川芎、赤芍、生地;体寒加桂枝;多痰湿加茯苓、泽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