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流派渊源
冼绍祥教授出生于中医氛围浓厚的广州西关,家族中有多人研习中医,自幼耳濡目染,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矢志习医。1980年他如愿以偿地考取广州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从此跨入了祖国医学的神圣殿堂。198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在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工作。
冼绍祥教授非常重视中医师承学习,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坚持跟随名师名医学习,吸取名师名医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先后师从广州中医药大学欧明教授、刘亦选教授和赵立诚教授等。欧明教授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奠基人之一,是我国老一辈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欧老早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岭南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前身),工作后响应党中央号召成为最早一批西医学习中医的学术骨干,并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等常见多发心血管疾病方面更是经验独到。他坚持中西医并重,优势互补,有机结合以发挥中医药最佳疗效。临证善于将中医辨证与现代科学方法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病证结合,化裁活用古方,参照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将中医理法方药与西医病理生理、药理学有机融合,治疗疾病每获良效,令人受益匪浅。
已故广州中医药大学刘亦选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历任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大内科主任,其父刘赤选是民国岭南名医,解放后参与创办广州中医学院。刘亦选教授幼承家学,中医功底深厚,临床擅长于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擅用岭南特色药物,其处方以“精打细算”而闻名广东,乃因为他临证辨证准确,用药十分精细,处方从来都不超过10味,疗效显著。冼绍祥教授作为学科秘书多年受到刘老的熏陶和亲身指点,临床辨证力求准确,处方用药必精心推敲。赵立诚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早年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熟读经典,深得其传,专长于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赵老崇尚治病必求其本,他认为岭南岭南患者地区气候潮湿,易困湿生痰,防治心血管疾病须从“痰”论治,自成一家。冼绍祥长期侍诊于欧老、刘老和赵老,得到诸位名师亲身悉心指导,潜移默化,终得领悟,获益良多。
冼绍祥教授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岭南文化的熏陶,经过一段时期中医学习和实践后,他对岭南医学流派及学术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受岭南医学流派学术思想的影响,在跟师欧老、刘老、赵老等岭南名师的同时,他对岭南医学流派各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经验进行收集、整理和研习,从中吸取精华,博采众长。例如他充分吸取当今岭南医学流派代表性人物、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包括五脏相关理论、痰湿致病论、痰瘀同治论等学术思想,在临证中还擅长辨证应用各种岭南道地药材(南药),因而他的学术思想尚具有很鲜明的岭南特色。
1.2 人才培养
冼绍祥教授自担任研究生导师以来,培养了一大批硕士、博士研究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中医学术人才,这些研究生大多数已在各自单位成为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自被评选为“国家中医优秀临床人才指导老师”及“广东省名中医”以来,借助名医师徒传承项目平台,冼绍祥教授已指导传承弟子共5人,其中毕业3人(国家级中医优秀临床人才2人,院级杏林人才师徒传承弟子1人),在读省级名医师徒传承弟子2人。
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依靠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平台,努力开展学科人才梯队的建设,他充分发挥“送出去、请进来”的思想,一方面大力引进高水平学术领军人才,吸引了多名交叉学科、具相当学术影响力的人才来我院工作,一方面积极选派优秀学术苗子出国交流学习,如近年来已选派以王陵军副教授为首的5名专家到国际先进实验室进行为期1年以上的交流访问。近年来他以建设高水平大学为契机,积极推动学科人才队伍建设,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及医疗机构开展紧密合作,聘请多名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著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大大提高了人才队伍的实力与水平。他担任医院院长以来积极推动医院创新强院工程,包括出国留学人才培养及杏林师承人才培养,选拔一批优秀学术人才参与师承培训学习或出国留学,为培养未来名医及学术领军人才而努力创造条件。
冼绍祥教授多年来着力于岭南医学流派与学术研究,在他倡导及努力下,广州中医药大学依托第一附属医院成立了岭南医学研究中心,在此平台基础上积极引进杏林青年优秀人才。做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积极主办每年一届的“岭南内科大会”学术交流平台,立足岭南、辐射全国,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借此学术平台积极推动中医学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在国内打造了良好的学术品牌。2015年他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名医传承工作委员会首任会长,借助高水平的名医工作平台,他进一步推动了中医内科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对各地中医名医传承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