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绍祥教授强调“上工治未病”,推崇中医“治未病”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同时注意阻止病变发展趋势,掌握防治疾病的主动权,他的养生之道不仅受益于健康人群,并注重于已病和病后人群,提倡全民养生。
他遵从“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强调重视体质的内在因素:一方面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之道;另一方面要求人们“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避免或减少其对人体的侵害,就可保证不发病或虽病亦不重。他提出未病先防正是与现代“预防为主”的新医学模式相吻合,他认为现代新医学模式下的养生具体包含以下丰富内容:
1.养性怡情: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机体的脏腑气血等功能活动密切相关,情志活动的失常可以影响五脏功能,导致人体气机紊乱,脏腑气血失调而发病。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波动,有利于身心健康。
2.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饮食的适宜规律与否,直接影响后天之本。起居有常是指生活起居要有一定的规律,适应四时时令的变化,安排适宜的作息时间,卧起有四时早晚之分,安居要有规律,就能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长寿。
3.舒经脉,强筋骨,科学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人体通过运动和适当劳动,可以使气机调畅,气血流通,关节疏利,以协助调整阴阳,恢复正气,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可以防止和减少疾病的发生。认为散步、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气功等对于运动养生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4.已病早治:未病先防是最理想的措施,认为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早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加重。
5.既病防变:疾病的转变是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认为需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转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治在疾病发作加重之先。就此开展中药特色制剂袋泡茶应用于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失眠、动脉粥样硬化等初发病患者,取得良好疗效并得到患者一致好评。
6.瘥后防复:总体认为缓解期以本虚为主,可以采用多种中医药物和非药物疗法,如服食膏方、针灸、推拿、音乐疗法、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