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患者因反复头晕2月余前来就诊。诉2月余前突发头晕,伴胸闷心悸、气短乏力、走路不稳,休息后症状缓解。于2023-12-31发作上述症状,至当地医院急诊就诊,完善头颅MR、胸部CT、心酶心梗、血分析、甲功五项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II、III、AVF),予以改善脑循环治疗后症状缓解。2024-1-23颈椎MR提示颈椎轻度骨质增生,C5/6 C6/7椎间盘膨出。近2月余头晕反复发作,针灸推拿后可缓解。现稍感头晕,呈昏沉感,偶有心悸,易乏力,纳一般,睡眠差难入睡,二便可。
既往史:无高血压病史。有颈椎间盘膨出病史。
体格检查:神清,面色偏暗,未闻及心脏杂音。
舌脉:舌紫,苔白干,唇色暗,脉弦涩。
中医诊断:眩晕病
证型:气滞痰阻证
西医诊断:1.头晕 2.颈椎间盘膨出
治法:疏肝理气,祛湿化痰
处方:丹栀逍遥散加减
当归10g,白芍15g,白术15g,柴胡10g,茯苓15g,甘草片6g,薄荷6g(后下),牡丹皮15g,栀子15g,浙贝母10g,法半夏9g,瓜蒌皮10g,龙骨15g(先煎),牡蛎15g(先煎),酸枣仁30g,海螵蛸10g
共7剂,日一剂,煎煮两次,每次水煎煮为250-300ml,早晚分两次温服。
按:问曰:“老师为何使用丹栀逍遥散,而不选择黄连温胆汤加减?”
师曰:“患者主症头晕,符合中医‘眩晕’范畴,《丹溪心法·头眩》有‘无痰不作眩’之说,按照情况讲应用黄连温胆汤是可以的,应该也会有效果。但是,根据患者的描述分析,因工作压力过大,导致气滞郁结,应用丹栀逍遥散首先进行理气,之后再祛痰湿,先理气往往患者的症状会改善的更加明显,见效快,患者的依从性会更佳。”
本案患者颈椎问题并不严重,尚不考虑由颈椎引起的头晕,而无天旋地转感和体位改变诱发,亦可排除前庭性眩晕,仅为头晕在中医仍可按眩晕病的治疗思路施治。逍遥散最早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病机总属肝郁血虚脾气弱,方中柴胡、白芍合用,疏肝养肝,体用兼备,当归活血兼补血,加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运气,辅以化痰功效,研为散剂,取行散之意,再加薄荷、生姜之辛散,引药通过肝脾,共奏疏肝健脾,运行气血之功。后世加入凉血活血之丹皮,泻火除烦之栀子二味,成为丹栀逍遥散,主治肝郁化火证。可见逍遥散类方主要入肝脾,杨忠奇教授认为,此类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的眩晕、心悸等病的患者,考虑为功能性的疾病,中医常见痰湿、气郁或阴虚证,此患者以肝郁气滞的表现最为明显,应先理气再祛痰。临证中应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要注重疗效以增加患者的依从性,而且要权衡利弊关系,选择优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