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温肺热康复期经验方——清化养肺颗粒
(一)中医学对风温肺热康复期的认识
风温肺热康复期,属于中医学的“肺部感染后调养”范畴。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多种病原体引起,严重者可导致肺部组织损伤、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近年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全球流行,肺部感染的防治和康复更显重要。肺部感染康复期患者常面临肺功能下降、免疫力低下、复发风险增加等挑战,特别是老年人群体,康复时间较久,部分患者难以恢复到感染前水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主清肃,喜柔润;肺部感染患者痰热壅盛,瘀血内生,耗气伤阴。经过积极治疗,虽然感染控制,但往往出现气阴两虚,兼有痰瘀内结,表现为气短、胸闷、倦怠乏力、纳差、咳嗽咳痰、口干口渴等症状。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肺部感染多属中医“风温肺热”,若不及时治疗,易再次感染,进一步加重肺功能下降。因此,发挥中医药优势,开发用于肺部感染康复期的中药新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和广阔市场前景。
(二)“清化养肺颗粒”的作用机理
“清化养肺颗粒”是杨忠奇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方,主要用于风温肺热(肺部感染康复期肺功能下降)患者,属于气阴两虚、痰瘀内结证。在武汉抗疫期间,该方用于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其组成主要为太子参、五指毛桃、淮山、茯苓等多味药物,药性平和、口感好,具有益气、养阴、润肺之功效。其中,太子参和淮山可以补益肺气,增强肺功能,改善气短、倦怠乏力等症状。五指毛桃和茯苓可以健脾祛湿,化痰消瘀,改善胸闷、咳嗽等症状。多种药物协同作用,润肺止咳,缓解肺部不适,促进肺功能恢复。
通过制剂工艺、质量标准和稳定性等系列药学研究,“清化养肺颗粒”顺利获批广东省医疗机构制剂(粤药制备字Z20230005000),并获得国家处方发明专利(授权号:CN114984166B)。
(三)严格掌握中药治疗风温肺热康复期的适应症
风温肺热康复期的核心问题在于肺功能的恢复和防止复发。针对气阴两虚、痰瘀内结证患者,采用“清化养肺颗粒”可以显著改善其肺功能和症状,加速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安全性良好。因此,针对肺部感染后康复期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合理应用“清化养肺颗粒”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四)推广与应用前景
“清化养肺颗粒”作为首个获批用于风温肺热(肺部感染康复期)患者的中药制剂,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取得了理想效果。未来,通过严格的药学研究和临床观察,将进一步优化制剂工艺和质量标准,开展人用经验研究,推动中药新药转化研究,以造福更多患者。
二、脉痹经验方——桂枝通络片
(一)中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血管内皮损伤,脂质积聚和纤维粥样斑块形成等原因导致血管狭窄、血流受阻,从而引起的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在中医学中,动脉粥样硬化可归属于“脉痹”、“瘀证”等范畴。本病的发生与正虚邪实密切相关,发病原因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外感六淫、禀赋不足等。病机主要为瘀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表现为胸闷、心悸、眩晕、头痛等症状。治法上,以活血通络为主,通过活血化瘀,益气活血,以改善血液循环,疏通脉络,缓解症状。
(二)桂枝通络片的作用机理
桂枝通络片原名活血通络方,是杨忠奇教授联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络脉瘀阻病机特点确立的方药。该方以桂枝、海藻、毛冬青为主要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桂枝通络片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其中桂枝具有温经通脉、助阳化气的作用,能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海藻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保护血管内皮;毛冬青中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具有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临床研究表明,桂枝通络片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性疾病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缓解心悸、胸痛、头痛、头晕等症状。该药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十余年,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好。
(三)严格掌握单纯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适应症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和预防斑块形成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单纯应用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对于已形成斑块但尚未发生严重狭窄的患者,桂枝通络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于斑块已经显著狭窄或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的患者,应结合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如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