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从“治盲”到“治病”

眼病:从“治盲”到“治病”

眼病:从“治盲”到“治病”

 

2019-10-21老人报3版

 

 

 

指导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 俞晓艺

 

 

记者 殷鑫 通讯员 锁卓琪

 

 

 

在过去几十年,人们看眼病是为了不失明,而现在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诊疗手段的不断革新,绝大多数眼病都可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大大降低了致盲率。

 

 

沙眼已从致盲眼病榜单消失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俞晓艺介绍,在几十年前,我国致盲性眼病的第一名是沙眼,这是因为当年卫生条件较差,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不足,很多患者在眼部感染后没有及时治疗,等到影响视力才去诊治,而沙眼会导致不可逆性视力减退,所以当时很多患者因沙眼并发症致盲。但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药物的不断研发,尤其是抗生素眼药水的普及,目前沙眼的发病率大大降低,且即使患病也不会再致盲。

 

目前,在致盲性眼病排行榜中,沙眼已销声匿迹,当年的第二名——白内障上升为第一位。俞晓艺分析,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所以白内障的发病率出现显著增高。但总体致盲率却显著降低。

 

俞晓艺补充,眼底病与老龄化也有着密切相关,所以近年来,眼底疾病的发病率有着显著升高,已成为第二位的致盲性眼病,其数据仍在持续增长中。

 

 

白内障治疗实现质的飞越

 

俞晓艺介绍,在过去,白内障由于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所以致盲率很高。直至90年代左右,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白内障手术,但手术并发症特别多。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白内障手术的切口逐渐减小,  技术日趋成熟,手术也越来越安全,进入21世纪后,随着超声乳化技术、 中高端人工晶体的出现,白内障手术更是达到了高精尖的程度,具有表麻、微创、无痛、免缝合、恢复快等优点,实现质的飞跃。

 

俞晓艺总结,近二十年来,眼科医学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体现在眼病治疗上至少有几大突破性进展,一是白内障手术的日趋完美;二是黄斑变性有了抗VEGF治疗,避免了致盲(几十年前,黄斑变性只能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三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出现,对于以往看得见摸不着的眼底疾病,有了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法;四是屈光手术的成熟,让一部分近视眼患者能有机会摘掉眼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