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T定位围针法
本疗法采用病灶在头皮的垂直投射区(即最近距离投射区)围针治疗中风病。
定位:以头颅CT(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成像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垂直投射区(最近距离投射区)的周边为针刺部位。
针刺方法:以毫针4至8针(针数视病灶大小)围针治疗,针尖方向皆刺向投射区的中心。病灶在额叶,取额部头皮投射区,病灶在顶叶,取顶叶头皮投射区,病灶在颞叶、基底节,取颞部头皮投射区,病灶在枕叶、小脑、脑干,取枕部头皮投射区。采用快速捻转行针法。
2、眩晕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北柴胡12g 杭白芍15g 西秦艽12g 川芎12g
白芷12g 明天麻12g 黄芩12g 知母12g
地骨皮12g 白蒺藜12g 菊花12g 甘草5g
功效:行气活血,祛风清热
主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之眩晕
加减:伴头痛者,加元胡12g、羌活15g;头痛甚者,加丹参15g、五灵脂12g;热象不明显者,去黄芩、知母,加生姜10g、大枣10g;热象较重者,加山栀子12g;颈痛肢麻者,加葛根30g、姜黄12g、老桑枝15g。
3、清热除痰方
煅礞石12g 天竺黄12g 石菖蒲10g 浙贝母12g
枳壳12g 陈皮10g 淡竹茹15g 法半夏12g
黄芩12g 人工牛黄3g 生姜6g 甘草5g
功效:清热除痰,醒神开窍
主治:中风痰热蒙蔽清窍
加减:热甚者,加山栀子、丹皮;痰多者,加竹沥、胆南星;神昏重者加郁金、远志;肝阳上亢者,加羚羊角骨、珍珠母。
4、杨氏外洗方
千斤拔60g 老桑枝30g 延胡索15g 当归15g
桂枝15g 艾叶30g 姜黄15g 苏叶15g
苏木30g
功效:舒筋活血通络
主治:肢节肿痛,经脉拘急。
临证可辨证加用五爪龙60g、千年健60g、香附30g等。
5、清咽止咳汤
土牛膝15g 千层纸12g 川厚朴12g 陈皮10g
枳壳10g 苏叶10g 北杏仁12g 云苓12g
法半夏10g 地骨皮12g 知母12g 甘草5g
功效:清热利咽,行气止咳
主治:感冒后咳嗽迁延日久不愈,痰少或无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