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杨氏针灸秉持“借西补中、针药并重”为指导思想,以“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骨质增生”“头颅CT定位围针”“杨氏夹脊穴”“单式针刺补泻手法”等为特色技术,兹将其学术思想及特色技术介绍如下。
1.营卫为纲,辨病选针
《黄帝内经》为中医奠基之作,更是针灸的源头活水,杨老平素钟爱并熟读灵素二书,深感叹一生针灸理法悉皆源自《内经》。杨老认为,临床病证皆可按内经分法辨为:皮病、肉病、筋病、脉病(络脉病、经脉病)、骨病、腑病以及脏病。如《素问·刺节真邪》载:“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素问·皮部论》又载:“邪之始入于皮也,泝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破毛直而败。”此类记载在灵素二书中多次记载,足见内经医家临床诊病何其深入、层次分明,杨老认为中医师尤其针灸医生当以此为鉴,临床辨病当细,慎勿囫囵吞枣,混淆病证。
又经曰:“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受此启发杨老认为百病皆可以营卫二气为统领。因营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故脉病(络脉病、经脉病)、腑病以及脏病属营气病;而“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故皮病、肉病、筋病、骨病属卫气病。《灵枢经》前九篇详载了五腧穴、原穴、络穴、下合穴以及天牖五部,杨老认为穴位乃经络经气所发之处,于此处针刺,可以疏通经脉之气,沟通脏腑内里,故毫针针刺诸穴是为治疗营气病的关键途径。而卫气为病,侵犯组织各不相同,选用针具及针刺手法亦各不相同,《灵枢经·九针十二原》详载了不同疾病选用的九种针具,《灵枢经·官针篇》详载了“以应九变”的九种刺法、“以应五脏”的五种刺法、“以应十二经”的十二种刺法。由此可见针灸医师临床治病不应拘泥于一针一法,在《内经》理念的知道下可多学习涉猎各种针刺技术。故杨老一直鼓励学生及弟子,在学习经典的基础上,应尝试小针刀、芒针、浮针、穴位埋线、药线灸、毫火针等各种针灸疗法,以适应临床纷繁复杂的病证,做到真正的辨病选针。
2.针药并重,,以偏纠偏
杨文辉教授临床中一直提倡针药并用,一则因“针灸长于行气通经,而药饵则善于调理脏腑气血的虚实;故病在脏腑者,则用药饵;而当脏腑、经脉兼病者,则当针药并施。”另则针灸治病全仰仗人体一身正气之应答,若气血阴阳俱虚时,《内经》多次强调应“将以甘药”,可见在重症、虚症时,汤剂补益之功优于针刺。故二者均不可偏废。
杨老用药思想本于《神农本草经》,尤重四气五味。杨老认为,基于四气五味的“以偏纠偏”用药观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医者如能知晓其中奥义,则经方、时方均能运用得游刃有余。医者应能熟练掌握每一味中药的气味,知其作用之趋势、方向,临床组方时方可深刻把握诸药合用形成的作用力在人体的作用趋势,以名方苓桂术甘汤为例,方中白术具有较浓的清香气,放于嘴中药气十分涌动,结构如网状疏松而又质重,故进入人体可到达较深的肠胃之中,在深处形成一源源不绝的动力,桂枝甘温,带有辛窜与温煦之力,而茯苓带有清利之气,甘草调和诸药,四味药熬到一起后,则于体内形成一股温煦之力,桂枝化开水饮,白术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茯苓开清利之路,甘草防止诸药作用力过度!由此可感知,苓桂术甘汤能治内里阳气不足,水饮停留致使内里的气机不能运化的状态,如此则不管患者表现为头晕、目眩抑或胸闷,辨证为水饮时均以苓桂术甘汤治之。其他经方、时方仿此运用,实有执百方牛角之妙。
在基于四气五味的“以偏纠偏”用药观指导下,杨老临床中运用清帝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复元汤治疗老年性痴呆等,多获良效。另外,针对腰椎骨质增生一证,其认为此病多因肝肾亏虚、且多夹瘀,若单用针灸或中药治之,疗效多难以如愿,因此治疗时杨教授予针刺肥大椎体之夹脊穴以通调经气、活血祛瘀,又配合自拟方之鹿含草汤,效如桴鼓,令人惊叹。杨教授还参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主持的科研课题“脾虚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认为强肌健力胶囊是一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安全有效的中成药。如今杨老的儿子杨晓军教授在其学术思想的影响下,亦开始从事有关于重症肌无力的相关研究(2015年国家自然课题“基于结构蛋白Myosin-2在重症肌无力不同阶段的探索性研究”),目前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主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杨文辉教授始终坚持针药结合、不可偏废,临证时,孰宜针、孰宜灸、孰宜药,或针灸中药结合治之,皆视各疗法之所长及病患具体病症之所需而决定,从而以最快最适宜的方法解决临床问题,其谦逊务实、不拘一法的临证态度值得当今医者学习。
3.借西补中,创新发展
杨文辉教授曾指出“注重中医理论的研究,旨在挖掘其精华所在、提高疗效;而倡导运用现代医学之成果,则有利于祖国传统医学的开采、发掘与研究,以期丰富祖国医学之内容。”故杨教授临证,倡导中西结合,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应大胆吸收现代医学理论成果。而临床诊断,则既要辨证,亦要辨病,既要依据中医理论选方配穴,又应结合现代医学明确诊断,并对中医药研究的成果进行疗效观察与方法改进。中医的辨病与西医的辨病虽不可划等号,但两者互参,可进一步探索新的辨治规律,促进中西医相结合,以利于中医现代化。
其中“头颅CT定位围针”即为杨文辉教授中西结合之最具特色的临床实践。自上世纪80年代,杨文辉教授就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理论及现代神经解剖知识、影像学技术,创造性地提出运用“头颅CT定位围针”治疗脑血管疾病;随后杨教授带领针灸科众医师先后运用该技术治疗中风后遗症、血管性痴呆等神经科疾病,期间不断对该技术的针刺操作、治病原理等进行完善及探讨。
杨老认为,脑血管意外的病位在于脑,根据中医理论,“头为诸阳之会”,标本、根结所在之处,从“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传统古训来考虑,头部CT定位围针能广泛影响上述经络部位,达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平衡阴阳、补益脑髓、启智幵窍之目的。
中风病人在CT 提示的脑局灶性损害在病理表现上脑细胞缺氧,细胞性水肿,间质性水肿及细胞坏死液化等阶段,早期在脑细胞缺氧时,如及时治疗病变区可望完全恢复血液供应。但大多数病人治疗时已相对较迟,在治疗中病灶中央脑损伤往往己成为不可逆损伤,在病灶周围因为缺血相对而言较轻,如果侧支循环能及时有效地建立,使血液供应得以改善,可使病灶病变范围缩小,而病变中央常形成一坏死液化小囊腔。CT定位围针治疗可以根据病灶位置、大小、形状、数量具体运用,较传统头针在相应运动区或感觉区采用线状针刺更有针对性。杨老等通过研究该针法对多发梗死性痴呆患者血液流变学和NO、NOS的影响,发现此疗法能反射性增加皮质的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患者血液的黏稠性、黏滞性、聚集性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增加脑部的血液供应,有利于提高脑组织氧分压,促进病灶周围脑细胞的营养和脑组织的修复,促进患者智能障碍等的康复;另外研究发现本针法可降低患者血清中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自由基NO、NOS含量,进而推知本针法可能对病情的发展起阻断或延缓的作用。
时至今日,我院针灸科医师就该针法已先后发表多篇相关论文,并与影像科等有关科室合作,将该技术的临床运用进一步扩充,如根据X线影像结果进行针刀治疗 、MR定位围针病灶等。同时,针灸科病区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的治疗上,结合CT或MR影像结果,并依据杨文辉教授经验,取病变椎间盘处旁开1寸的夹脊穴进行针刺;并且针灸科病区目前已形成一套规范化的临床路径,即对入院病人均完善影像学等相关检查,并结合影像结果进行针灸治疗。可见,杨文辉教授辨证客观的医学理念对当今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纵观杨教授近五十载的行医生涯,其在特色技术上一直坚持针药并重,正如《备急千金方》中所说“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以针灸调其经脉之失衡,以中药治理脏腑之所偏,内外结合,疗效倍增。在学术思想上倡导借西补中,病证兼辨。擅长结合西医辨病,充分发挥中医辨证的优势,深入挖掘中医理论的精华,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医针灸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