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治瘟疫是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至少已有3500年以上记载疫情历史,《说文解字》说:“疫,民皆疾也。”疫之为病,早在甲骨文中已有记载。《山海经》中也有贞卜“天下大疫”的记录。《黄帝内经》中即有关于疫病的讨论;《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明末吴又可在《温疫论》原序中说:“崇祯辛日,疫气流行,感者多,于五六月益甚,或合门传染”,甚至出现“一巷百余家,无一家幸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幸存”。《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对瘟疫做了权威解释:“具有温热病性质的急性传染病”。疫之特征有以下三点:传染性,多发病急骤危笃,多为一气致一病。疫的防治,未感重在防,《素问刺法论》谓:“避其毒气”, 《素问上古天真论》谓:“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疫之已染重在治,治则为驱邪(排毒),《温病条辨》谓:“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
在本次抗疫期间,国家中医药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加速推进中医药治疗攻关工作,卫健委、中医局聚精英、考文献、证临床、紧急启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中医药有效方剂筛选研究”专项,在山西、河北、黑龙江、陕西四省试点开展“清肺排毒汤”救治患者临床疗效观察,重点观察确诊患者乏力、发烧、咳嗽、咽痛、纳差等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变化情况,迅速找到针对本次疫病有良好疗效乃至特效的核心方药,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是专家推荐的“三药三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清肺排毒汤”被列入中医临床治疗期首选。10个省份1261例“新冠肺炎”患者服用本方,总有效率达到97.78%。清肺排毒汤由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治疗由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经典方剂优化组合而成;另有报道4个试点省份运用清肺排毒汤救治确诊病例214例,3天为一个疗程,总有效率达90%以上,其中60%以上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善明显,30%患者症状平稳且无加重;目前全国5万多名出院患者大多数使用过中医药。湖北省中医药参与治疗比例达91.64%;武汉市中医药参与治疗比例89.10%;全国中医药参与治疗比例92.41%。中央指导组专家张伯礼院士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医药治疗发挥的核心作用,能显著降低轻症病人发展为重症病人的几率。对发热、咳嗽、乏力改善等症状,中药起效非常快,对肺部炎症的吸收和病毒转阴都有明显效果。”
二、中医对“新冠肺炎”辨治经验的大智慧
本病以β属新型冠状病毒为病原,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的急性传染病,属于中医感“疫戾”之气的瘟疫病,明·吴又可在《瘟疫论·原序》谓:“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又一种异气所感”。提示瘟疫之邪,有别于六淫中单一之邪,或为多邪气蓄积、潜伏的复合毒,属于特殊而暴戾的外邪。国家组织跨界学者与临床精英,寻求古训并在临症中升华,制订包括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五苓散等经方的清肺解毒汤,在治疗“新冠肺炎”中大显身手,体现中医治大疫大症的圆机活法,法外有法,方中套方。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将本病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四个临床证型,由于清肺排毒汤乃专门为本病制订的内外兼治的大剂复合套方,适合以“湿毒发热、咳嗽气急”为主症的轻型、普通型患者的辨证论治,对于重型患者的疫毒闭肺或气血两燔证,出现大热咳血,喘憋气促,甚则有神昏血证,辩证宜加强凉血解毒、益气涤痰类药口服或鼻饲,适当配合喜炎平、血必净、热毒宁、痰热清、醒脑静等中药注射液;危重型为内闭外脱重症,《温热论》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者也,表现为喘憋气欲绝,烦躁汗出或神昏,气随汗脱,急需回阳救逆,或需机械通气,用参附汤配山茱萸,送服苏合丸或安宫牛黄丸,注射血必净,醒脑静,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适时配合清肺解毒汤治疗。
在新冠病毒来袭之时,中医战“疫”决胜,国内外对中医药的疗效刮目相看。自春秋战国至今的古籍论述,中医治疗瘟疫既有章可循,又积聚了丰富的经验。瘟疫致病为外邪入侵(因),身体抗拒不力(过程、状态),再受邪致病(果)。瘟疫指容易传染的邪毒,防治瘟疫一是避其毒,无法避则改善抗拒不力的过程,最后受邪了则提高身体的正气(整体抗病功能、免疫力),金·张子和谓:“客邪贵乎早逐”。中医思维强调瘟疫着重排毒(给出路)而非杀毒(堵截),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中医瞄准病因,在排毒过程中注意病人的状态能影响病变的结果(死亡或康复),不管SARS病毒、新冠病毒或病毒变异,中医按热毒、湿毒、寒湿毒等再因时、因地、因人辨证,调动、顾护机体正气抗疫,在武汉一线的广东省医疗团队专家体会到“中医药能舒缓患者情绪,对西医较难管理症状有奇效”,“中医药可治小气道痰液堵塞,对患者后期恢复有帮助” [1]。本次“新冠肺炎”重症型中部分患者出现“细胞炎症风暴”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而死于多器官衰竭,所谓细胞炎症风暴指病毒侵入机体并繁殖生长,破坏肺组织,同时诱发体内的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或细胞因子,其目的是想去对抗或杀灭病毒,而急骤出现的大量细胞因子可能阻塞细支气管或肺泡,导致肺脏弥漫性破坏或其他脏器损伤,造成ARDS而危及生命。使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清肺排毒方,从分子网络水平探讨治疗“新冠肺炎”的机制,发现本方含有948种不同的化学成分,可作用在790个潜在靶标蛋白上,这些靶标互相作用可形成一个分子网络[2],发现多个中药活性成分对病毒的入侵与复制有一定的抑制功效;根据临床观察和病理解剖发现,“新冠肺炎”重点损伤肺脏,同时对心、肾、肝多脏器损害,在细胞炎症风暴中,人类的免疫系统还没有能力识别新冠病毒,被动释放大量免疫细胞不分敌我的抑杀,伴随大量细胞因子的激活和堆积(造成大白肺),多标靶调控可起到抑制活化细胞因子、缓和过激免疫反应、消炎除痰的作用。从而在分子层面上为清肺排毒方治疗“新冠肺炎”提供科学依据,是中医治疗瘟疫超前大智慧的体现。
三、把握机遇,守正创新,是中医人的历史使命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武汉举行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介绍,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视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修复力,注重维护整体平衡,这使得中医药在应对那些病因不明确、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物的传染病时,有自己的用武之地,提供了不一样的防治策略。中医在疫情爆发时,通过症状收集和临床分析,即可确定治疗方案,迅速用于临床救治,具有快速反应、准确应对等优势。中医药及早使用并改善症状,增强患者战胜疫病的信心和勇气。对中医在本次疫情中的功效和优势作出客观的评价。
中医面对一个甲子来难遇的大疫,初步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亦正是中医人把握机遇,知己知彼,坚持守正创新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指明了中医药发展方向。传承精华有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坚持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是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根脉;第二,深刻理解中医药文化特色和优势,传承中医药学要坚持“天人合一”、“认病辨证”、“以人为本”、“三因制宜”、“治未病”、“中医养生”等中医学核心理论,方能彰显中医药在健康卫生事业中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守正”即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挖掘和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当前中医药学同样面对着现代医学的竞争,由于效益、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制等多因素影响,部分中医医疗机构“西化”的情况必须引起重视,“创新”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第一动力,“新冠肺炎”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亦对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业提出了严峻挑战。加快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迫在眉睫,建立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平台,在中医药重点领域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国家临床医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心;深化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研究和诠释,开展防治新发突发传染病等临床研究,如筹建中医温病研究院,加快中药新药创制研究。树立中医思维培养,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强化中医药专业主体地位,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成长途径,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要秉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群策群力,总结中医药治疗本次瘟疫的成绩和教训,在全民战“疫”决胜中再立新功。
[1] 中国中医药报2020年3月5日第一版
[2] 赵静,张卫东,等,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制的网络药理学探讨[J],中草药,2020,4(2):82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