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调畅情志
朱敏教授强调,除灾难、意外损伤外,情志是威胁人体健康的第一杀手。调畅情志,遵《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以“恬淡虚无”之状态生活处事,即不急不躁、不卑不亢、不过喜不过悲,注意觉察情绪、调控情绪。
2. 急避虚邪
人居天地之中,风寒暑湿燥五气均可使人致病。平素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感受虚邪,寒时添衣、热时避暑,切勿因维持形象、贪于玩乐等原因暴露于四时不正之气中,使身体受损。
3. 食饮有节
人体后天之气来源于一日所食之物,适量且寒热合适的饮食有利于维持人体健康,正如《灵枢▪师传》所言:“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而暴饮暴食及常食冷食、肥甘厚腻均不利于脾胃运化,影响一身气血生成,故食饮当有节。
4. 体质调理
《灵枢▪本藏》言:“黄帝曰:有其独尽天寿,而无邪僻之病,百年不衰,虽犯风雨卒寒大暑,犹有弗能害也;有其不离屏蔽室内,无怵惕之恐,然犹不免于病,何也?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窘乎哉问也。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运四时,化五节者也;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恶,或吉或凶。”故人与人之间有先天体质的差异,应根据自身体质情况更正日常饮食起居方式、调整劳作强度、拟定不同的调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