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敏 男,出生于1957年12月,江苏省人,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
1982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199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后留院工作至今。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内科急、危重症的临床诊疗和教学科研工作,对内科各系统的急危重症的中西医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坚持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诊治疾病,尤其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等方面取得良好疗效。“非典”时期任广东省非典攻关专家组成员,制订了中医药清解法为主治疗SARS的临床综合方案,取得显著疗效,受到了同行的认可。曾荣获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广东省抗击非典一等功。参与紫地合剂的开发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三十年,其中主要从事内科急、危重症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能够熟练运用中、西医学的理论、知识、技能诊治急、危、重症,对危重病的抢救、治疗有独到的经验和认识。尤其是在对急性传染性疾病(SARS、甲型H1N1流感等)的预防、治疗、抢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认识,在临床诊治中收到满意疗效。2009-2010担任广东省防治甲型H1N1流感中医专家组组长。
从硕士研究生阶段开始师从广东省名中医丘和明教授,从事紫地合剂治疗血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对中医治疗血证(出血性疾病)有了深刻认识,提高了理论水平,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吐血、咯血、尿血、便血、紫癜、尿血等疾病。参加了紫地合剂开发的研究,获199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要突出贡献事迹:(指专家取得的业绩、成果和贡献,学术水平以及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限150个汉字。)
2003年非典时期,担任隔离病区主任,带领科室同志,运用中西医结合、中医为主的治疗方法,成功收治经确诊的SARS患者73人,取得了无一例病人死亡、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的成绩。研究课题列为国家中医药局非典专项课题、结题时经国家中医药局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课题获2005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一等奖。获广东省抗击非典一等功、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中医药清解法治疗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专项2003年, 2004年通过国家中医药局组织的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2005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培养硕士研究生已毕业十五名,在读四名。
担任副院长工作期间,曾负责组织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医患纠纷等工作,能够沉着应对,科学诊治,坚持原则,妥善处理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