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岭南中医药 > 岭南本草
桂枝
日期:2016年12月30日 04:19:29

本品为岭南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经疏》云:“实表祛邪。主利肺气,头痛,风痹骨节挛痛。”

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产地: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采收加工: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

性状鉴别:本品呈长圆柱形,多分枝,表面红棕色至棕色,有纵棱线、细皱纹及小疙瘩状的叶痕、枝痕和芽痕,皮孔点状。质硬而脆,易折断。切片的皮部红综色,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

传统经验认为,以枝条嫩细均匀、色棕黄、香气浓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用量:3~10g。

注意:孕妇慎用。

(编辑:华成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