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岭南中医药 > 岭南本草
化橘红
日期:2016年12月30日 04:19:29

化橘红为岭南常用中药,始载于《识药辨微》。《本草纲目拾遗》云:“治痰症如神,消油腻、谷食积,醒酒宽中。气虚者忌用。解蟹毒。”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前者习称“毛橘红”,后者习称“光七爪”、“光五爪”。

产地:主产于广东化州、廉江等地。

采收加工:夏季果实未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将果皮割成5或7瓣,除去果瓤和部分中果皮,压制成形,干燥。

性状鉴别:

化州柚:呈对折的七角或展平的五角星状,单片呈柳叶形。外表面黄绿色,密布茸毛,有皱纹及小油室;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脉络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外缘有1列不整齐的下凹的油室,内侧稍柔而有弹性。气芳香,味苦、微辛。

柚:外表面黄绿色至黄棕色,无毛。

传统经验认为,以片薄均匀、色绿、茸毛多、香气浓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丝或块,晒干。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用法用量:3~6g。

(编辑:华成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