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军嫂 大爱无疆
1994年我院无偿救治好军嫂韩素云,在神州大地引起极大反响,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赞誉我院:“你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军嫂韩素云为支持丈夫戍边卫国,自己承担了一家七口繁重的劳动,最终劳累过度,患上股骨头坏死症,但由于家中经济拮据而无力医治。韩素云的事迹通过媒体报道后,医院领导决定无偿接韩素云来我院治疗。1994年1月19日韩素云被接到我院,媒体争相报道,社会各界争相捐款献爱心,一时间在羊城掀起了民拥军军爱民的热潮,社会各界瞬时把镜头对准了我院。1995年1月26日,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李鹏等在中南海接见了韩素云先进群体事迹报告团,我院原院长刘震东作为报告团成员,也受到了江主席等的接见。我院的名字在神州大地回响。
(执笔:方宁)
|
(此新闻获中国新闻一等奖、广东省新闻一等奖)
|
韩素云在羊城的际遇昭示世人:人世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金钱尚有价,然而——
爱 心 无 价
记者 黄常开 通讯员 张伟程
一次又一次的绝望之后,身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恶疾的韩素云心如槁木,但求一死。如今,久违的笑靥重现她的脸上,生命之火又在她的心头重燃。她说:“是广州人的爱心救活了俺!”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说法”是颇为精当的。正是广州人用大写的爱剔去韩素云心头的阴霾,令她坏死的股骨“死而复生”,也使她“雪藏”的微笑复苏。
笑,是因为人生有活下去的价值。因此,在病榻上,曾一度感到绝望的韩素云笑盈盈地说:“就是冲着大家对俺的这份爱心深情,俺也要活下来呀!”
爱心无价!诚哉斯言。
我们不妨随着下面几组镜头,一窥这场弥漫在羊城的爱心大展示的一斑。
镜头一:广州中医学院附属一院,广东省文明单位。
元旦晚上,两鬓飞霜的袁浩教授拿起了一张去年12月30日的《羊城晚报》翻到《社会广场》版时,他的目光在题为《心的呼唤,爱的奉献》的报道上停住了。这篇报道是他的助手推荐给他看的,说的是一位叫韩素云的军嫂为支持丈夫戍边广西,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全家的重担,最终积劳成疾,患上人称“新癌症"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虽经多方求治,不仅病情不见好转,反而负债累累。袁教授读罢,感慨良多,一种想为军嫂做点事的念头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恰好,袁教授是主攻股骨坏死的专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这个“新癌症”被他攻克了,他创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用“多条血管束植入术"和一种名叫“袁氏生脉成果片”的中药治疗股骨坏死的方法独树一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一晚,袁教授夜不能寐。深夜三点,他索性披衣下床,挥笔写下一纸报告,建议医院接韩素云前来治疗,并给予优惠。
1月4日,医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刘震东一接到报告,迅即批示:无偿地接来治疗。这“无偿”两字所包含的意思就是:十余万元治疗费,加上一流的技术。
可是,当医院想方设法和广西方面取得联系,告知医院的决定时,对方显然不大相信这是真的。的确,在一些人心目中,广州是个分分钟讲钱的地方,很难想象会有人愿意免费给一名重病号治疗;再者,其他大医院都治不了,广州中医一院就行吗?直到收到医院寄去的无偿治疗的决定和袁教授攻克“新癌症”的资料后,他们才相信这是真的。军营沸腾了,韩素云夫妇却失眠了,兴奋得一连几天都睡不着觉。
于是,1月15日,她在丈夫倪效武的陪同下,离开法卡山,起程赴穗治疗。
1月19日上午,从南宁开来的列车徐徐驶进广州站。在月台上等候多时的医院副院长梁柳文、陈纪藩与几名医护人员,把韩素云夫妇接上救护车,迅速驶回医院。
韩素云的股骨头左侧已坏死三分之二,右侧也坏死了三分之一,病情是严重的。院方成立了“韩素云治疗小组”,由院领导挂帅,袁教授担任技术指导,挑选全院最好的医师、护士和麻醉师参加。院领导前后三次召集行政、后勤、医疗、护理等部门负责人开会,保证治疗万无一失。医院各部门都在为韩素云大开绿灯。
1月28日早上,韩素云被推进了手术室。平常不大上手术台的袁浩教授亲自主刀,为韩素云左侧股骨作血管束植入手术,麻醉科主任、手术室护士长也亲自披挂上阵;刘震东院长、总务科长以及后勤人员等守候在手术室外严阵以待;为预防高压线路停电,医院的发电机空转了整整五个小时。手术极为成功。
画外音:
刘震东院长:韩素云本人很值得人尊敬,她的事迹感动了我们。比起他们夫妻的贡献,我们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即使我们不这样做,也会有别人去这么做。钱是要花一点,但世界上还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倪效武:俺碰上的都是好人,医院和社会对部队太好了,对我倪效武夫妇太好了。
镜头二;病房,一个用爱筑成的“庇护所”。韩素云静静地躺在洁净的病床上,心潮澎湃。从四面八方涌来的爱令她感动得泪流涟涟,幸福的泪水擦干了又涌出,连眼睛也哭得红肿了。
就说这间病房吧,这是医院想方设法腾出来的,偌大的房间只供韩素云夫妇入住,而且是免费的。屋里放着医院特意装上的暖气机、彩电和录像机,摆着沙发,以及专门花近千元为韩素云购置的一台由电脑控制的高性能预防褥疮按摩气垫。怪不得韩素云初次走进这间摆满鲜花的病房肘。还以为自己走错了房间。倪效武对爱妻开玩笑说:“你享受的是高干待遇。”
不仅如此,医院还免收她们一家三口的伙食费,总务部门顿顿为这位来自山东的军嫂端上可口的饭菜。更令她们感动的是,广州中医学院党委书记孙沐寒、院长李任先知悉韩素云身边有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后,主动安排她到学院幼儿园免费入园。现在,她已能画画、唱歌、跳舞了。
医院医护人员和员工时刻关心着军嫂。六名年轻护士自愿放弃休假,组成特别护理小组,每天为她擦两次身,做两次口腔护理,以及换药、喂药等,进行24小时的监护,直至她能借助拐杖下地;医院一名按摩专家天天来病房为韩素云推拿按摩,袁教授除了每天到病榻前嘘寒问暖外,还拿出300元给病人买营养品;刘震东院长不仅自己经常去探望,并带头捐款100元,他的妻子李雪容也带上一大堆礼品前去慰问,临走还塞给韩素云200块钱。
来自香港的戴小姐,陪同父亲住院养病期间,每天都跑来看望,赠送好药,并不时操着不甚流利的普通话为韩素云解闷。
两位来中医学院走亲戚的外省小姑娘从大人口中知悉军嫂的感人事迹后,先后两次前去探访,还提出要为韩军姨梳头哩。
一个患癌症的老工人心情激动地跑到医院,要求为军嫂捐款。
“三八”节那天,广州师院的十多位大学生带上1200多元捐款来到病房,给韩大嫂过节。
探望的人流来了一拨又一拨,一天也未曾断过,有医院职工、有病友、有大学生、有领导,有社会上素不相识的人们。面对这条络绎不绝的人流,倪效武夫妇每天都淌下了感动的泪水。
我们不妨翻翻倪效武小本本里的原始记录:
——2月3日,总务科陈科长及炊事班王大妈来看望,送来一盒洋参精、美国奶粉和白糖,2月9日,他们又来拜年,并送来200元礼品;
——2月10日(年初一)早上,刘书记、梁、陈、杜副院长等来拜年,刘书记送了300元;
——2月11日,中医学院孙书记,院长、组织部长等来拜年;
——梓元岗八栋406房易俭俐送来100元;
——不愿留名的杜大姐先后写来三封信鼓励素云,寄来100元,3月18日又跑来看望,并给了100元;
——3_月19日,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刘明仁少将等来看望;
……
那一份份浓得化不开的爱意,委实无法一一枚举。
画外音:
袁教授:多好的军嫂啊!军嫂爱心献国防,我为军嫂献爱心。这是应该的。
韩素云:等我好了后,我愿意留在医院做苦力,以报答医院的救命之恩,报答羊城人民的厚意深情。
镜头三:社会,一个爱心荡漾的天地。
韩素云的无私奉献和广州中医一院的义举深深感动着羊城人,一双双友爱之手纷纷伸向韩素云。于是,这场爱心的大展示迅速在社会濡染下来,各界人士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爱心献上。
一位个体户专程送来了100元,说是“聊表寸心”;
一位年仅11岁的小女孩将奶奶给她的100块压岁钱捐给了韩阿姨;
两位正在广州的香港人和台湾人知情后各自捐出了1000元港币;
先烈中小学三年级二班黄卉轩寄来100元,并将问候也一块寄上;
前来采访的新闻记者纷纷解囊;深圳、广西、湖北等地的好心人也纷纷寄来数目不等的捐款;寄来诚挚的问候和祝福;
广州中医一院的职工将他们的心意化成了1.2万多元捐款;
广州中医学院青年学生、教工自发组成“红十字”青年志愿者协会,而他们的第一个举措就是为军嫂捐款1万元;
广州市各界妇女仅在十天内就捐出3万余元;
广西军区官兵也为好军嫂捐款1.5万余元,并派人专程送来;
数字是枯燥的,但颇有感染力;在医院的精心治疗和各方的关怀下,韩素云正在迅速康复,左侧的股骨术后生长良好,右侧坏死的股骨服用袁教授神奇的中草药后也逐渐“复活”,无需再动手术了。现在,她已能借助拐杖下地走动。
画外音:
大学生:韩素云是值得人们献上爱心的好人。当你置身在这种爱意盈盈的氛围里,你的灵魂会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洗礼。我们的社会不能没有爱,只有充满爱心的社会,才是人格完备的社会。
一位中学老师:钱当然重要,爱更需要。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才是最感人的。
旁白:当孔方兄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的份量与日俱增之时.曾有人无奈地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其实,人世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真善美.人类的良知、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不会泯灭于铜臭之中的。韩素云的际遇表明,植根于中华民族土壤里的人心向善将会发扬光大。
爱心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