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 医院典故
2003年中医抗非典故事
日期:2017年07月27日 04:30:35

中医显功  战胜非典

2003年在“非典”肆虐广州的日子里,当抗菌素治疗非典病人无效时,中医勇敢地站了出来。我院是最早接收非典病人的医院之一。也是在全国最先报道中医中药治疗非典的医院,其在羊城晚报刊登的《中医治疗非典型肺炎立大功》获全国中医药好新闻一等奖。我院采取科学的隔离方法,运用中医中药治疗非典病人,共治愈73例非典病人,取得了“无医护人员感染,无病人死亡”的双零战绩。

(执笔:方宁)




(此新闻获全国中医药好新闻一等奖)


中医治疗非典型肺炎立大功

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中医专家进省医疗专家指导小组

2003.2.17  羊城晚报

  本报今天消息 记者廖怀凌、通讯员方宁、胡延滨报道:本报11日A2版关于《中药综合治疗初见成效》的独家报道引起省卫生厅关注,并提出在应对非典型肺炎疫情的“省医疗专家指导小组”中增加中医专家,在《广东省非典型肺炎推荐治疗方案》中增补了“中医治疗原则”。

  记者今天上午了解到,广东省中医院从1月7日起收治32名非典型肺炎病人,院方邀请北京、长春、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全国名老中医和广州呼吸研究所的西医进行会诊后,确定了该病的临床诊疗常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平均退烧时间为5天,平均住院时间10天,发生呼吸衰竭需要上呼吸机仅1例。由于在康复期采用参汤补气扶正,病人康复很快,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目前8成病人已经康复出院,有的休养康复后已经重返工作岗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院医院收治的2名病人由国家卫生部、人事部、中医药局联合授予“全国名老中医”头衔的专家:88岁高龄的刘仕昌教授和彭胜权教授以及该院温病专家钟嘉熙教授治疗。他们并从去年11月起对外地、外院超过30名重症病人进行会诊。实践发现:有中医介入治疗的个案,平均退烧时间在1个星期内,最短为1天,病人的治疗周期和恢复期也明显缩短。

  收治病人超过150名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治疗过程贯穿“中西医结合”,选用中药点滴进行退烧和扶正。而中山二院和中山三院最近两个星期的治疗实践也表明:调派中医科医生参与治疗小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效果相当明显。中山二院医务科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连连夸奖:“中医的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西医对病毒没有特效药,但中药在提高自身抵抗力、清除病毒方面有长处,中西医结合将大大有利于治疗和康复。”


名老中医通过本报献良方

他们参与了近期治疗非典型肺炎的工作,提出了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

本报讯 记者廖怀凌、通讯员方宁、胡延滨报道:参与此次治疗非典型肺炎的全国名老中医,今天通过本报向社会公布有关治疗方案,以帮助全省各医院使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正确治疗非典型肺炎。

“全国名老中医”、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彭胜权是岭南温病学专家。他指出,《温病学》和《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药略》并列为中医四大经典理论,本次的非典型肺炎的症候符合“岭南温病”的特点,温病是春季多发病,病因学认为是“风热”和“湿热”病邪入侵。

据解释,非典型肺炎的病人都有“风”、“热”、“湿”的症候群,治疗上对因进行“驱风”、“清热”和“化湿”。“风”表现为畏寒、怕冷;“热”表现为高热39度以上、口干、口苦、痰黄稠带血丝;“湿”表现为腹泻、头重脚轻,感觉疲倦、乏力、胃口差。以上符合由省卫生厅公布的《广东省非典型肺炎病例临床诊断标准(草案)》中的症状特点。

彭教授说,根据病邪入侵机体的程度深浅,中医将温病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对不同病人分不同阶段要采取辨证治疗。

第一阶段是起病早期,由于“风热入侵”,病人有发热、畏寒、咳嗽、口干,对因采取“疏风清热”,选用“银翘散”加减;

第二阶段“邪热壅肺”,出现高烧、咯痰,痰黄稠、肺部炎症,要对因“清肺热”,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第三阶段“热入心包”,出现持续高烧、神志不清、呼吸急促,临床上要开始使用面罩给氧或上呼吸机,这时要配合西医的紧急抢救使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温开水融化后胃管给药;

第四阶段“血分”是疾病的后期,病人咯血、尿血、便血,鼻子、牙龈出血、皮下瘀斑,中山二院的个别后期重症病人就出现了血小板低、容易出血、难止血的情况。这时要使用“犀角地黄汤”(由于犀牛是保护动物,现均改用水牛角),凉血卸热。

全国中医泰斗、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邓铁涛最近也开出了预防非典型肺炎的中药通方——“邓老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