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oonosutdei 中国中医药报:风景这边独好_媒体报道_国药大师邓老专题
你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中国中医药报:风景这边独好

——写在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96岁生日之际  
  
本报记者 方宁 通讯员 张秋霞   
 

 
王国强副部长(右)为邓铁涛颁发“国医大师”证书。 林继玉/摄  
 
 
邓铁涛墨宝。  
  
 
首届国际经方班开班仪式上,美国西雅图中医学校校长马屹正(左)与95岁高龄的邓铁涛教授握手合影。  
 
 
28层内科大楼已动工,建成后医院床位将超过2000张。 

 
  今年11月24日是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96岁的生日。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国医大师,邓老用他对中医药事业的执着,教书育人,钻研医术,建言献策;他德艺双馨,高瞻远瞩;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医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描绘着中医药事业的春天。

  主张“中医经典回归临床”,走中医药特色之路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省良说,发展中医首先是继承,然后才是创新。邓铁涛教授一直坚持要学好、用好中医,四大经典是根本的概念。1979年,大学把《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从《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3个教研室。198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一附院”)建立了四内科(温病病区)和六内科(伤寒、金匮病区),作为经典回归的临床基地,其中温病病区在后来抗击非典时发挥了巨大作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任一附院内科主任的邓老多次主张《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这三门课是临床课而不是基础课。各地中医学院把它们与《内经》一并称为基础学科,名义上敬为至尊,实际上从事其教学的老师长期脱离临床工作,也就脱离了它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

  多年前,邓老专门召集一附院的领导班子开了一个会,希望医院做足自家工夫,将中医发扬光大。发展中医,振兴中医,掌握中医四大经典是根本。邓老反复强调,中医学发展已数千年,但仍处于量变而未到质变之阶段。因此,万万不能忽视经典著作的反复温习。经过数年临床之后,再读经典著作,往往有新的体会,这是很多学者的经验。他亲笔题词“四大经典为根,各家学说是本,临床实践乃中医之生命线,仁心仁术乃医之灵魂”。

  邓铁涛研究所执行所长、一附院党委书记古展群介绍,该院充分重视邓老的倡议,并付诸于行动中,从1984年起,成立四内科和六内科,专门使用《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的药方为患者医病,使中医经典回归临床。这种做法目前在全国独一无二。经过近二十年的继承与发展,病区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初,六内科搬入新门诊大楼并发展成为内分泌科和风湿病科,在治疗糖尿病、类风湿、癫痫、甲亢、肝硬化、神经病症等方面形成特色,治疗病种超过90种,享有较高知名度,吸引了不少海外华侨病人。

  目前,内分泌科在国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诊治消渴病(糖尿病)中医特色最为突出的专科之一,是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分泌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三等奖2项。现有床位51张,病人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年收治病人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2011年收治糖尿病患者达1500余人次,年门诊诊治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患者达5.4万人次,治愈好转率超过98%,中医治疗率在95%以上。该科在经方桃核承气汤基础上进行临床研究,创新出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依这个方子制成了三黄降糖片,十分畅销。

  风湿病科以“中医经典理论回归临床”为建设理念,将仲景学说应用于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结合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在中医风湿病的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不断探索并取得可喜的成绩,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科技进步奖等荣誉,同时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金匮要略专业博士、硕士培养基地。该科现有开放病床54张,年收治风湿病患者1300人次,年门诊诊治风湿病患者6.7万人次,治愈好转率95%,中医治疗率在95%以上。

  四内科也发展为脑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在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防治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2003年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斗中,作为广东省中医治疗非典专家组组长单位,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70例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应邀会诊了市八人民医院、中山二院、中山三院、省中医院等37名病人,取得了“抗非”战役的“双零”(零死亡率、零院内感染)战绩,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中医的疗效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赞赏,医院应邀在香港、台湾等地区推广传授“非典”的“综合治疗方案”。

  倡导成立中医经典研究所和岭南医学流派研究所,打造中医界的MBA

  四大经典不仅提出辨证施治原理,成为中医的灵魂,更重要的是书中载有经方,经方在治疗奇难杂症方面有特别独到的疗效。

  邓老主张读经典,用经方,提议成立研究院,具有中医底蕴根基扎实的一附院十分支持邓老的想法,立即成立“中医经典研究所”研究范围涵盖《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还成立了岭南医学流派研究所、邓铁涛研究所,拓宽“学经典、做临床、拜名师”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连续11年成功举办“全国经方临床运用高级研修班”。

  去年9月,经典研究所举办国内第一个学术交流国际班——首届国际经方班暨第十届全国经方临床应用高级研修班,国内外中医经方名家云集,学员有日本的、美国的,有白皮肤的、黑皮肤的,一起参加这个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中医研修班。开幕当天,邓老欣喜地说:“该班吸引了国内外的中医优秀人才,为中医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端中医临床人才,实属中医界的‘MBA’班!”

  据了解,这个研修班自1994年创建,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1期,先后邀请海内外知名仲景学说专家150多人次授课,全国15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及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等共3000多人次参加,为国内外临床人员、研究人员和爱好者提供经方学术交流的平台,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国家级继续教育品牌项目。

  关于岭南地域性医学,邓老曾说:“在祖国医学中极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岭南医学,它是在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下,把祖国医学的普遍原则与岭南地区医疗相结合,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逐渐形成起来的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当地文化的地域性医学。”

  2011年,一附院成立第一临床医学院岭南医学流派研究所。该研究所主要负责对岭南医学中医学术流派进行传承、创新、研究和总结,形成符合岭南地域中医药学术特色、富有浓郁岭南文化气息、凸显一附院学术及人文特色的新一代岭南医学流派。邓老亲任岭南医学流派研究所名誉所长。

  提出“脾胃虚损,五脏相关”论治重症肌无力,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邓铁涛发表 “略论五脏相关代替五行学说”,认为五行学说更名为“五脏相关学说”是提取中医理论的精华内核并加工提高的一种革新。“五脏相关学说”内涵为:在人体大系统中,心、肝、脾、肺、肾及其相应的六腑、四肢、皮毛、筋、骨、脉、肉、五官七窍等组织器官分别组成的五个脏腑系统。在生理情况下,本脏腑系统内部、脏腑系统与脏腑系统之间、脏腑系统与人体大系统之间、脏腑系统与自然界、社会之间,存在着横向、纵向和交叉的多维联系,相互促进与制约,以发挥不同的功能,协调机体的正常活动;在病理情况下,五脏系统又相互影响。

  2009年1月,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广东省科学技术厅,200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三次终审答辩在这里进行。来自各行业的二十多位专家认真听取了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五脏相关理论基础与应用》课题汇报,提问得到满意回答后,评委投票一致通过。此时,该课题第一完成人邓铁涛是年已跨入93岁人生旅程。

  重症肌无力,当今医学界一致公认该病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病情反复是该病的最大特点。1986年10月,邓铁涛承担国家科委“七五”攻关课题“重症肌无力疾病脾虚证型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并任课题组组长。提出“脾胃虚损,五脏相关”理论指导临证,以“强肌健力,补脾益损”原则治疗重症肌无力252例。经过五年艰苦临床研究工作,揭示出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1991年1月,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技术鉴定。在鉴定委员会的七名成员中,中国协和医院神经科许贤豪教授、广州呼吸病研究所钟南山院士都是当时我国西医界著名专家,他们肯定中医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效果。该成果获1991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对重症肌无力的研究延伸至危象抢救上。近10年,一附院门诊共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1万多人次,收治住院患者近700多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9.9%。

  2005年国家科技部聘任邓老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2007年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中医诊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国医大师”。

  以“大医精诚”自勉,为中医事业发展尽心、尽力、尽才、尽德

  作为医者,邓老有着一颗仁爱为怀的心,多年来,他不仅用自己高明的医术尽心尽力为患者解除身体上的痛苦,而且还尽己所能从精神上、经济上帮助他们早日康复。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中医医德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文化中绚丽的瑰宝,具体表现在:视病人痛苦为己之苦;医心仁慈,德泽众生;医术精湛,学验俱丰;医风正派,淡泊名利等方面。

  2003年4月17日,一附院重症监护病区住院的12岁男孩小林身患重症肌无力危象,病情危重,但家中贫困,父母已无能为力,欲放弃治疗。邓老得知后,马上到监护室探望,并捐出钱物,亲自指导治疗,坚决救治小林,不言放弃。经积极而有效的治疗,28日,患儿脱离呼吸机。5月19日患儿已能吞咽饮食,23日拔除胃管。6月9日,患儿高高兴兴出院,并随父母回湖南老家。现在,小林身体康复良好。广州名医治好小林的消息轰动远近乡村,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组专程对这感人事情进行专访。

  邓老设立了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基金”和“邓铁涛奖学金”,每年资助多个科研课题和奖励优秀的学生。邓老身体力行,用他的行动激励着一附院的每一位中医人。2008年冰冻灾害期间,医院立即派出医疗队圆满完成抗灾救治任务;小儿手足口病暴发期间,医院儿科牵头起草由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联合发布的广东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医院火速派出医疗队赴灾区抗震救灾,成功收治26名灾区伤员。2009年,该院朱敏副院长担任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防控“甲流”专家组组长,在“甲流”防治中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与作用。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医院迅速派医务人员参加广东省首批医疗救援队前往地震灾区青海开展医疗救援工作,并胜利完成救援任务。

  2009年,该院启动百万元爱心扶贫救助工程,为100名来自广东省各地农村贫困家庭的患儿减免100万元医疗费用。该活动受到广州市各大媒体的极大关注,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2010年以来,该院继续与广东省红十字会、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延续“爱心扶贫救助工程”,继续帮扶省内贫困先心病患儿。

  医院乘着中医药强省建设东风,驶上快车道

  1979年改革开放首先从广东开始,邓铁涛当时就认为我国中医药学术研究重心,有逐渐南移之势。岭南医学有悠久历史的沉淀积累,有改革开放前沿的优越地缘,融合自然科学其他相关学科合理内涵。从1979年至今,以其临床实践的有效性继续前进,从中医药大省发展成为中医药强省,历史又一次证明邓铁涛前瞻性预见的正确。

  2006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全国率先做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战略决策。乘着中医药强省建设的东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该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院。中医药强省建设6年来,医院病床数从940张增加到1250张,年门诊量从180万发展为30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从2.1万人次发展为4万人次,是全国年门诊量超300万人次的三间中医医院之一。投资2.5亿元的13层新门诊大楼2009年启用,其中财政投入1亿元。投资3亿元的28层内科大楼也已动工,建成后医院床位将达到2000张。

  医院中医传统深厚,成立岭南医学研究所、经典临床研究所、邓铁涛研究所,连续11年成功举办“全国经方临床运用高级研修班”。“邓铁涛名医工作室”被评为“全国首届先进名医工作室”,“岭南名医工作站”被评为“全国首届先进名医工作站”。2009年,医院产科、新生儿科和运动损伤专科开科,为广东省首家设立产科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医院拥有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耳鼻喉科、髋关节病专科、肿瘤科、妇科、心血管病专科、针灸科、内分泌科、脾胃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科、护理学、临床药学、重症医学科、急诊科),进入国家重点专科单位数量最多的医院行列,其中多个专科成为全国协作组组长或副组长单位,并拥有省级重点专科专病24个,是国内拥有重点专科专病最多的医院之一。


  该院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最大的临床教学基地,是华南乃至全国最大的中医临床教学医院之一,是全国首个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设有13个教研室,全年承担1.3万多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学科3个及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生导师53人、硕士生导师150人,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是国内同类院校中拥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最多的临床医学院。

  该院注重文化建设,仁心仁术享誉全国,成为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建设培训基地。2011年,医院投入500多万元,建立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以“感恩文化”为主题的广东省最大中医药文化园林——杏林苑,将医院文化传承铭刻成碑。今年,医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省委教育工委“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0~2012年广东省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2012年10月24日,广东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中医药强省建设“五年大见成效”的目标基本实现,中医药工作成为全国表率。大会前夕,邓老接受记者采访,他笑谈:“过去一百年,中医发展备受挫折,现在是发展中医药最好的时候。我要活过100岁,看中医在21世纪腾飞!”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在邓老的关怀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继续乘着建设中医药强省的东风,秉承“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医院宗旨,以“传承创新,精诚至善”为训,继续奋发图强,不断开拓进取,为振兴中医药事业,为迎来医院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而奋斗不已!